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者》,如果您对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者感兴趣,请往下看。
——记第二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苏平
作为西南地区首家知识产权学院,成立尚不满8年的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即重庆知识产权学院)显得格外年轻。但就是这个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学院,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人们在看到这所学院的发展壮大、知识产权人才大量输出的同时,也不会忘记背后默默耕耘、呕心沥血,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知识产权教育事业的园丁们。而在这其中,刚刚入选第二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的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苏平,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搭建培养平台
时间倒回2007年底。为了创新“政产学研”联盟新机制,专门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在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和重庆市教委的支持下,成立了重庆知识产权学院,苏平被委以重任,担负着学院的具体建设和发展的工作。经过与各界专家的反复讨论,最终,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的定位明确为“特色鲜明、具有示范效应、与国际接轨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学院”。
“在分析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企业是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主战场。于是,在学校研究生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二级学科,单独招收和培养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设立了两个方向,即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研究。我们主要培养企业需要的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和政策研究人才,还根据生源结构,凡是有理工科本科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向专利代理人方向培养。”谈到当初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时,苏平记忆犹新。
在学科专业和教学团队这两大优势的强大支撑下,苏平带领的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积极与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合作,开展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其间,在2012年至2014年中,重庆知识产权学院连续3年承办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国际培训班,苏平带领学院努力在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将一人主讲改为主题发言与自由发言相结合,使得主讲嘉宾与参与者能够实现良性互动,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探索创新模式
据苏平介绍,在推动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多模式化方面,2006年以来,重庆知识产权学院采取多种模式和手段,培养在专利、商标、版权等相应领域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上,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既体现基础法律知识,同时又体现理工特色。苏平表示,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在知识产权专业课程里设置了部分理工科学习需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与本校工科学院合作,在学好知识产权专业的同时,鼓励学生辅修本校特色工科专业,获得工学学位,解决部分将来要从事专利工作的学生的基础问题。对此,苏平颇为自豪,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的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基本具备一定的理工基础,同时还具有扎实的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知识。
开展知识产权校企对接,实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企业接轨,也是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另一条道路。“重庆知识产权学院自成立以来,先后与业界沟通,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2013年4月,重庆知识产权学院与腾讯公司就校企专利合作展开了研讨,双方明确在即时通信、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搜索引擎、信息安全等领域进行合作,提高专利转化率,推进产学研合作。”苏平表示。类似这样的合作不胜枚举,在每一次校企对接的背后,都离不开苏平所带领的团队做出的辛勤努力。
时光荏苒,苏平已经在知识产权教育和研究方面工作了10多个年头。面对第二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这份荣誉,苏平感受到了更多的肯定,更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知识产权专业和多数专业教育一样,实务性强。我们学院既要重视学生们的基础理论教学,同时还需要通过让他们实习等途径来解决实际动手能力。学院将尽可能多方位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苏平说。(本报记者王璐)
(编辑:曹晨)
好了,关于“知识产权”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者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