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电视剧风靡全球的时候,在中国,网络文学经过20年的本土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与西方迥然不同但风景独好的道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代表我国特色的文化输出力量。网络文学及其IP改编“圈粉”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玄幻、仙侠和魔幻类型的小说最受欧美受众欢迎,都市和言情类型的小说则最受东南亚受众喜爱。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能够比肩位居世界四大文化现象之列,不仅向世界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焕发出中华文化的时代生机,用新的面貌和语言彰显出中国的文化自信。
而在国内,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传播、面向大众的大众写作,网络文学呈现出“去精英化”“去中心化”的时代特点,内容更加多元丰富,更加具有针对性,
由此吸引了大量用户。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亿,占网民整体的46.5%,而且随着电子阅读习惯的日趋普及,网文读者群体已经从年轻人向中老年人加速扩展。
网络文学正在以一种新型文化消费品的形式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也作为一个细分领域,构成了国家数字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由于文学在整个文艺领域的基础地位,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被转换成电影、电视剧、网剧、游戏的空间十分巨大。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形成了影视娱乐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288.4亿元。作为数字文化产业的IP源头,网络文学通过IP全版权运营间接或直接影响了动漫、音乐、影视、游戏等合计约2531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对数字文化产业的影响范围超过40%。
但互联网在成就了网络文学的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对网络文学构成了威胁。由于数字技术的加持、传播渠道的杂多,针对网络文学领域的新型网络侵权行为,以更加智能化、低成本化、隐蔽化的面目出现。面对网络文学的繁荣,盗版网站乘机大肆“吸金”,手法毫无底线。原本需要付费的章节被秒速免费贴出,原本需要约50元购买的百万字小说被以1至3元不等的价格打包售卖。盗版站点窃取正版网文的速度在不断提升,秒速窃取、同步更新已经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提前注册知名作家待发布的小说名称,以次充好,骗取流量。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达到60.28亿元,同比上升6.9%,占整个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的约五分之一,让网络文学行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相比视频和音乐作品,文字作品对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要求都极低,即使是长达数百万字的作品,文本也只有几百个KB。盗版平台只需租用一台小型服务器就能下载储存分发海量作品。门槛低、获利大、打击难的网络文学市场,在盗版者眼里无异于一块不能放过的肥肉。在非法利益的诱使下,网络文学盗版形成了完整的链条,从网站设计运营、内容导入,到广告联盟的利益获取、搜索引擎的流量分发,整个网络文学盗版呈现出产业化和规模化之势。
盗版的泛滥正在侵蚀近万亿级别的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根基。作家群体是文学的基础和第一生产力,但网络盗版让作家从正规合法阅读平台所获得的收入大幅下降,危害作家生计,侵害作家名誉,扰乱创作秩序,强烈打击了内容原创者的创作活力和创作积极性。调查发现,目前网络文学作家频繁遭受侵权的比例高达42%,未经授权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原作品、抄袭、未经授权将原作品制作成有声书是最常见的三种类型。
对正规网络阅读平台来说,盗版侵权泛滥造成大量正版用户流失,直接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网文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网络文学内容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文化市场的内容生产和精品供给。盗版侵害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对文化强国建设造成严重损害。
针对盗版网络文学用户的调研显示,盗版平台(含网站和APP)、搜索引擎和管理APP的应用市场已经成为盗版侵权的三个主要渠道,被称作网文侵权的“三座大山”。而盗版变现依赖搜索引擎、移动应用市场、网络广告联盟等利益相关方,已形成了体系化规模化的利益链条。
目前,盗版平台技术发展已相当成熟,关闭一个盗版站点,紧接着会有其他类似的盗版站点死灰复燃。以曾经非常有名的盗版平台“笔趣阁”为例,它被依法处理关停后,诸多新开设的盗版网站却挂靠“笔趣阁”之名,企图借此吸引盗版用户的关注。
为了逃避监管打击,盗版平台往往在境外设置服务器,运用OCR光学字符识别和爬虫等技术盗取内容,快速建立盗版站群系统,并形成了搭建网站、购买软件、获取广告、宣传推广、资金结算的完整黑产链条。盗版平台海量、侵权形式多样、平台主体无法确定或确认主体后发现为借壳公司等,都为打击网文盗版带来了挑战。
搜索引擎不仅成为汇聚盗版内容的主要入口,还通过提供竞价排名服务从中获得非法利益,让盗版侵权网站出现在置顶或靠前的搜索排名页。随着科技发展,搜索引擎还提供转码阅读等优化盗版产品功能的技术手段,为盗版产业链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和利润。
而移动应用市场对阅读APP的版权管理存在较多漏洞,APP上传门槛低,侵权管控弱,审核不严谨,导致通过网盘、BT渠道、社交媒体群分享资源下载后用阅读APP阅读、在盗版小说APP上阅读成为移动端盗版阅读的主要形式。而且通常盗版APP中还会植入恶意广告,偷偷在后台下载其他应用,甚至会窃取用户隐私、植入木马程序,给用户本身也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网络文学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版权的重视与保护。近年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各企业持续不断的维权投入下,网络文学行业的版权环境得到了初步净化,盗版侵权问题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盗版侵权行为的多元化、隐蔽化、链条化,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工作依然需要筑高防火墙,扎牢制度的篱笆。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潘凯雄提出了《对网络文学侵权盗版行为加大打击惩处力度的提案》,从对负面商誉突出的盗版平台实施精准打击,强化搜索引擎责任义务,压实搜索引擎、应用市场、广告联盟等平台主体自治责任,加大盗版惩罚和判赔力度,加大科技反盗版力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盗版平台技术发展已相当成熟,技术开发成本很低,关闭一个盗版站点,紧接着会有其他类似的盗版站点死灰复燃。为此,潘凯雄建议监管部门对盗版站点加大打击力度,特别是对群体性或者密集性的专业盗版网站进行精准打击,对已产生盗版恶劣影响的平台名称当应采取屏蔽搜索显示、商标无效宣告等更严厉的措施,杜绝盗版站点的生存空间。
潘凯雄认为,应明确搜索引擎、浏览器等网络服务商要承担更多的注意义务和审查义务,对屡禁不止的盗版站点形成有效制约。强化对搜索引擎的监督和惩罚,敦促平台形成常态化自查自纠流程,加大对盗版链接的打击力度,对明知是盗版链接仍提供优先展示、流量倾斜的搜索引擎平台追究连带责任。
针对盗版阅读移动化趋势,要压实应用市场对阅读APP开发商的证照资质、主体真实性、权属证明方面的审查义务,加大对盗版APP的打击力度,对放任盗版APP上架的行为追究连带责任;强化网络广告联盟的注意义务,加强对网站合法性的审查,切断盗版平台收入渠道。
而从治理网络文学盗版问题的实践来看,行政、司法和社会共治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是打击侵权盗版的有效途径,其中司法保护尤为重要。网络文学作家需要集中精力进行创作,让作家自己做盗版追溯、举证非常困难。调查显示,在遭遇过侵权的创作者中,仅32.1%的创作者有过维权行动。维权行动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维权成本高、过程复杂和消耗心力。可是,和权利人的维权成本相比,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明显不够。按照现行有关法规,在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情况下,侵犯著作权的最高赔偿金额为50万元。而一起2018年破获的网络文学侵权盗版案件显示,主犯架设13个盗版网站,日均非法获利就有近6万元。显然,深入打击网络文学侵权盗版,还需要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体系,从立法层面加大处罚力度,落实惩罚性赔偿措施,对不法分子构成“伤筋动骨”的威慑。
网络视频和网络音乐曾经也深受盗版之害,但在严格整治之下已经走上正版化道路,用户如今基本上形成了付费收看收听的消费习惯,成熟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激发了创作者的活力,作品内容的提质升级有了明显加速。
执道循理,必从本始,公平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基础,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
对网络文学盗版侵权的治理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内在逻辑。
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在进一步加大对网络侵权盗版行为查处力度,构筑完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社会公众版权意识的宣传,充分调动创作者的积极性,真正擦亮网络文学这张文化名片,让产业在阳光下走向成熟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