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省绍兴市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机制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在知识产权行政绩效考核中,连续两年名列同类城市全国第一。“大明制冷机厂不正当竞争案”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评为“2020-2021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唯一入选的非刑事案件。
构造知识产权严保护新防线
完善顶层设计促发展。以绍兴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制定《绍兴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绍兴知识产权“一地一特色”创新工程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要求,设定16项主要指标,为“十四五”时期绍兴知识产权发展谋好篇、布好局。同时,出台《绍兴市知识产权保护行动计划》,从全市层面对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强化管理服务支撑、推动高价值专利创造、加大行政保障等16个方面的知识产权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并对相关部门进行责任分解,进一步强化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协调。
筑牢法治防线提效能。开展“铁拳”行动,今年以来,绍兴市涉知识产权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91件,罚没款370.04万元,移送公安机关7件。开展专利纠纷的调解和专利侵权的调处工作,今年已处理电商领域专利案件409件,另外调解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20起,涉案金额达276.6万元。
落实专利整改见成效。对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下发的两批非正常申请专利进行核查整改。第一批非正常申请专利共5345件,实际5336件(含外地9条),撤回5280件,撤回率达98.9%。第二批非正常申请专利共2521件,实际2517件(含4条错分),撤回2476件,撤回率达98.3%。同时,督促相关代理机构及各区(市、县)对清单外尚未审结的专利开展全面自查,共自查梳理出64件,已全部主动撤回。
打造知识产权大保护新格局
实现知识产权人民调解机构全覆盖。充分发挥“枫桥经验”发源地优势,以“能调不裁、能裁不诉”为原则,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处、仲裁和诉讼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四位一体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实现“两增一降”,即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与行政裁决案件同步增长,司法审判案件增长率逐步降低。今年,通过设立市、县、中心镇三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窗口,形成三级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截至5月,绍兴市6个区(县、市)已实现知识产权人民调解机构全覆盖,全市知识产权专家库入库专家100名,专职调解员29名,兼职调解员50名。成功调解华为商标纠纷案并入选2021年浙江省人民调解优秀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的知识产权类案例。
实现知识产权专业执法队全覆盖。持续发挥市场监管体制贯通、监管融通、业务打通的优势,利用专利行政执法权下放区(县、市)的有利时机,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今年6月,绍兴市6个区(县、市)全部完成知识产权执法队(科)组建。知识产权执法队查处“曼瑞德”商标侵权案入选省知识产权综合执法“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执法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
实现知识产权领导小组成员全方位联动。与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仲裁委员会、市司法局、宁波知识产权法庭联合发布《关于创新枫桥经验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源治理领域协作联动机制的意见》《专利案件司法行政对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源治理领域协作联动、信息交流、仲调对接机制;与市公安、市检察院、市海关联合制定《联动执法协作机制实施意见》《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检查监督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办法》,构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科学规范的部门协作新机制。
创造知识产权快保护新路径
数字赋能探索“一件事”改革。今年7月,成功揭榜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一链条保护”场景建设项目(全省唯一建设单位)。依托“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开展知识产权“一链条保护”线上线下工作平台建设,探索构建可在全省推广应用的“互联网+纠纷化解”新模式,实现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与调解主体的有效协同以及“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
试点先行推进“跑一地”改革。着力破解知识产权运维中“职责边界糊,企业跑多地”的堵点问题,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跑一地”改革。如新昌县通过构建“前台综合咨询、后台分类保护”的运营模式,成功建成知识产权“最多跑一地”综合服务中心平台(省级试点),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品牌指导服务站、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中心等10余个具体点位纳入其中,实现知识产权维权“最多跑一地”。
平台搭建打通最后“一公里。”今年9月,中国绍兴柯桥(纺织)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正式投入使用。通过下沉知识产权保护力量,打通知识产权保护最后“一公里”。同时,围绕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3大“万亩千亿”产业,建成3个知识产权“一件事”综合服务平台,点对点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周期指导,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营造知识产权“同保护”新环境
产业联盟聚合力。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动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参与联盟建设,实现知识产权产业联盟建设“零突破”。同时,强化盟内企业沟通合作联动,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有效应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或争端,形成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合力。目前,已建成3家以企业法人形式的知识产权联盟,其中机电装备制造产业、袜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列入2021年度省级备案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备案数量并列全省第一。
专利保险强保障。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愿参保”为原则,选取太平洋保险为试点,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环节,深化专利保险险种开发,健全专利风险评估体系,初步构建全周期、全流程、全领域的专利保险产品体系。继4月太平洋保险签发全市首单专利执行保险合同后,近日,太平财险分别与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签订了包含专利执行保险,专利侵权责任保险等险种的保险合同,有效减轻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维权的资金压力,提高维权积极性。
主题宣传提认识。围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通过“线下+线上”形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向社会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在《绍兴日报》上刊登“4.26”知识产权专版,巡礼2020年度知识产权工作;在FM93.6绍兴新闻频率《市民与法》栏目开设知识产权保护节目,在“越牛新闻”客户端开设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公益网络直播课,吸引近12万人次观看。(记者郑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