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时发现,60批次电动自行车头盔中有46批次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合率达76%;其中20批次无缓冲层结构头盔全都不符合监测要求,存在严重安全风险。
作为骑行者头部的“护卫”,头盔有名无实,就意味着骑行者差不多是在“拿生命骑行”。其中,有些人是不知情而买到伪劣货;有些人是奉行“省钱第一、质量其次”原则;有些人则是将头盔视为应付执法检查的道具,并不关心其质量如何。
但一些血淋淋的案例警示广大骑行者,千万别拿“头”等安全不当回事:广东中山一骑行电动自行车女子与汽车发生剐蹭事故后,女子眼部出血不止,原来事故发生时,该女子的头盔直接破碎解体,破裂的头盔碎片扎伤了眼睛;江苏南通一女子骑电动自行车与汽车发生相撞事故,骑车女子倒地之前,头上的头盔直接被甩脱,未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结果造成这名女子头部外伤、颈椎骨折。
去年4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开展后,头盔价格一度出现了涨价,甚至一盔难求。从市场角度看,涨价具有合理性,但涨价也为低价产品提供了商机。一些生产企业为节省成本,使用劣质壳体和缓冲层,有的甚至不使用缓冲层。企业如此偷工减料、“节约成本”,让人细思极恐。如果说,有些贪图便宜的车主是在“拿生命骑行”,那么这些无良厂商则是漠视乃至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就此而言,电动自行车头盔造假、劣质问题应引起各地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除加强监管外,还应为消费者提供简单便捷的识别方式。
小小头盔,却关乎人体最重要部位的安全,也正因此,监管部门、广大骑行者对头盔质量问题都不能轻视。若消费者能自觉抵制“低价头盔”、监管部门对劣质头盔做到零容忍,低价劣质头盔的市场自会越来越小。马涤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