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从湖北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获悉,今年以来,武汉市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为抓手,着力实施“五大工程”,推动实现“五个有效”,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提升工程,有效支撑产业创新能力。强化重点商标和专利培育工程,培育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8家。形成一批拥有国外专利布局和知名品牌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共有78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专利金奖、专利优秀奖和外观设计优秀奖,其中 发明专利金奖3个。“东风汽车公司”荣获中国商标金奖、“长飞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获中国商标金奖提名奖,填补了武汉市在中国商标金奖领域的空白。截至2020年9月30日,武汉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8.8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32.27万件,拥有驰名商标101件,地理标志商标40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武汉的创新指数排名首次跻身世界创新集群前30强。
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工程,有效保障城市驱动发展。加强市级协同保护,与市司法、财政、农业农村、文旅、仲裁委办、市中院等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设立全市首家专门面向知识产权领域“武汉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武汉知识产权仲裁庭审中心”,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大保护”工作建设初见成效。严查快处各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从快从严从重处理恶意抢注“雷神山”商标等违法行为,组织开展“铁拳”“双打”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办理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侵权案件办理力度,今年以来,武汉市重拳出击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42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5件,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侵权案件168件,有力震慑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实施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工程,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突出国家级平台引领作用,依托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2个国家级保护中心,为企业提供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确定499家专利预审服务备案企事业单位、50个IPC分类号和30个外观设计洛迦诺分类号,基本实现了光电子信息重点企事业单位和技术领域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受理专利预审申请累计726件,授权专利累计306件,武汉市的光电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审查周期正逐步由以往的2至3年压减至平均3个月。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及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高校运营(武汉)试点平台建设,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明显提升。
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创新工程,有效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有效融合,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协同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与标准化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联系制度,组织遴选出34家规模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示范引领性突出的企业作为武汉市首批商业秘密保护指导服务联系点。强化电子商务平台主体责任,支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依法制定公正、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成立全市首个服务于电商领域市场主体的基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与湖北省网商协会共同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并发出电商平台倡议,形成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特色。
实施知识产权环境优化工程,有效促进全社会创新发展意识与水平提升。组织编撰印制《2019年武汉知识产权发展状况》《2019年武汉市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在市局门户网站正式发布。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活动。将知识产权纳入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五年规划,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争创国家、省、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今年,武汉市又有4所学校列入省局第五批“全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示范、试点学校23家,国家级试点学校4家。(记者王成龙,通讯员韩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