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这几天,短视频UP主敬汉卿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今年22岁的敬汉卿是个短视频博主,在各网络平台共有1400万粉丝。然而最近,他却被一家公司告知,“敬汉卿”三个字已被该公司注册为商标,敬汉卿本人无法再使用此名字作为平台账号名称,包括登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会收到侵权投诉。
这确实是一个很郁闷的事情,明明是自己的名字,却被其它公司“抢注”成商标,导致自己无法正常使用,反被投诉侵权。很明显,这种行为涉嫌恶意抢注,是钻《商标法》的漏洞,利用他人的疏忽大意,对名字采取“抢注”的方式以获得商标的使用权益,并藉此向被抢注者本人索赔,达到更大的商业利益,对实际权益人来讲是不公平的。
目前,UP主都是以实名制方式登录平台账号,一旦名字不能使用就会影响到日常的更新维护,导致流量下滑、粉丝流失,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按照报道中所述,截至2019年7月3日,该公司一共申请注册了103个商标,除了敬汉卿,还有一些知名网红的ID也被这家公司注册了商标。可见,该公司深谙短视频平台的管理规则,特意将大量网红的名字注册成商标,以期引起商标侵权纠纷,从中获益。
近年来,随着图文、视频等自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网红聚集大量粉丝,流量可观,相应的经济收入也很好,形成了如火如荼的网红经济。然而,网红经济引起了专业商标抢注者的注意,他们看到这个领域商标意识淡漠,利用信息不对称下手抢注,令原使用者措手不及,亦危及到网红经济的发展。2017年,知名网红“papi酱”的商标遭抢注案,一度引起公众的注意,性质与“敬汉卿”的遭遇一样。
尽管《民法通则》《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均规定了公民的姓名权、著作权受到保护,但目前,我国商标注册以在先申请为一般原则,对申请人无限制,抢注成本低,但收益巨大,花几千元钱抢注热门商标,再高价转让,往往可以赚到几十倍、数百倍之多。正因有如此高的利益诱惑,其中的注册流程漏洞被专业商标抢注者利用,衍生出灰色生意,给原权益人造成很大的损失。商标一旦被抢注,企业或个人想要再拿回来,大多不得不踏上漫长的诉讼之路,如果败诉要么花钱买下商标,要么改名字。
恶意抢注商标行为泛滥成灾,警示相关法律漏洞亟待弥补完善。只有遏制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才能维护原权益人的合法利益,营造市场经济公平秩序。从事相关行业者也要吸取教训,提高前瞻意识,注重商标利益的保护。而相较于单个创作者的势单力薄,和对相关法律内容知之甚少的实际情况,所在平台也应该适时提供法务支持,有效保障创作者的版权利益,以避免无谓的麻烦和损失。(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