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知名企业家纳拉扬.墨希(Narayan Murthy)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在过去的60年里,印度没有创造出任何一个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发明、技术以及概念。可以讲,这番表态让印度的学术界倍感震惊。这件事情在印度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印度人都认为本国在创新指标上已经远远被落在了后面。尽管人们坚信“印度制造(MAKEININDIA)”这项倡议能够继续谱写印度的成功传奇并达到令人满意的社会增长指数,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在缺少创新和合理的工程应用成本的情况下,这个庞大的构思很难真正成为一个可以最终实现的目标。实际上,印度甚至难以在《2015年彭博社创新指标》中保持住自己的排名。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将如何成功实现“印度制造”计划这个问题已经变得愈发重要。
深度了解印度专利的统计数据
坦白讲,即使是印度专利局的统计数据也很难令人感到满意,因为在国外发明的专利授权量增幅几乎达到300%时,印度本国发明的授权量的涨幅却只有区区45%。2013至2014年,尽管印度专利局总共收到了大约4.3万件专利申请,但是其中只有1.1万件申请是来自印度申请人的。从印度专利局的公开数据来看,2012年至2013年间,来自于机械领域的申请数量是最多的,约为9000件,其次为化学领域,大概有7000件申请。除此之外,与计算机有关的申请数量达到了4500件,药物领域的申请有4300件,而电子领域与生物科技领域的申请数量则分别有2500件和900件。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2年全球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中国对于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增长的贡献占比在1995年至2009年间为37.2%,而该数据在2009到2011年间则提升到72.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在该项数据上的比例在1995年到2009年为3.5%,而在2009到2011年期间,这一数据却进一步下滑到了2.7%。该份报告显示中国以50.4万件专利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一,印度则以4.2万件的申请量位居第七位。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在“对大学研发成果进行商业化”这一指标上表现非常差劲,而且印度的监管者们经常会以反垄断或者税收为名而制定出某些“障碍”,从而导致那些外国专利技术难以在印度国内得到充分的使用。
对于印度创新能力下滑的分析
印度对于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印度全国的研发预算还不到30亿美元,而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就达到了100亿美元。
科研后备力量不足,特别是愿意进一步接受高等研究教育的学生数量过少。
缺少信念与动力:印度的服务企业只知道在老旧产品升级上做文章,却不愿意去研制新的生产线以及新的技术,因此印度社会需要一种鼓励冒险和创新的文化理念。
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完全不愿意在研发活动中投入资金。
尽管印度有无数种能够改善理工科教育现状的办法,但是目前却无任何具体的措施落地。
印度有何应对措施?
从战略层面上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鼓励并帮助印度那些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成立相关的研究组织,并在战略层面上将该组织与自身的业务产品相结合。
充分挖掘各大高校的研发潜力:尽管这种研发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来自各个高校的研发人员可能很难准确把握企业的背景现状以及经营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印度小型企业与大学研发部门的联系。
改变工作文化:鼓励打造出一种有助于创新并扩大创新影响的工作文化。
对优秀的概念与研究成果进行嘉奖:对于那些承担较高风险的各类研发工作成果要给予一定的嘉奖,并以此来推进印度的创新工作发展。
印度公共团体的投资需要进一步加强:很明显,印度仍然缺少足够的公共团体来帮助其找到民间的各种创新成果并引导这些创新发明最终生根发芽。
需要进一步利用好那些身处欧洲与美国的印度研发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经验与视野,因为其中很多优秀人才都愿意回到印度做贡献。
从另一个有趣的角度来看,印度的发明成果通常具有很高的“性价比”,诸如名为“Mangalayan”的自动售票机以及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Nano”。可以这样讲,印度为人类带来了诸多极具创新性,同时又可以让消费者的钱包能承受得起的产品。考虑到上述创新在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理念上带来的变革,如果人们可以系统性地利用好这些成果,那么其势必会成为印度国内创新文化的支柱。印度政府应该与本土的企业一道为研发工作提供助力,并将其作为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印度政府不仅要为这些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同时也要找到在全球研发活动中保持更强竞争力的方法。
结语
为了取代此前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印度必须要为创新设计活动与制造业打造出一个均衡的生态系统,而且一定要同时兼顾到研发与制造这两个环节。一种符合印度未来发展的“设计思维”是这个时代所必需的,而印度也会将“印度制造”这个目标彻底实现,因为只有这个模式才能让印度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编译自:www.monda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