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商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等部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六部门将合力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为期三个月,到2019年春节前取得明显进展,切实保障农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不能让农村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承接地’”,在这次会议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开门见山,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作了一个归纳。“集散地”、“承接地”两个比喻形象道出了问题的严峻程度。
“承接地”一词揭示非法产业正在向农村转移,“集散地”一词则直指假冒伪劣食品在广大农村不但量大,而且种类庞杂,突出表现为个别“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违法生产,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山寨”知名品牌误导消费者。
于是,人们在农村经常看到一些名字古怪的食品,“六个土核桃”、“Cole可乐”、“康帅傅”、“粤利粤饼干”、“大白免奶糖”……它们借助傍名牌的方式,在农村的小超市、小卖部、集市等场所随处可见,有的山寨食品甚至销售非常火爆。
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刚刚在北京发布了《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报告》。调查显示,当前中国农村集贸市场实地体验评价得分只有67.12分,处于及格水平。体验员发现,由于农村集贸市场在质量管控、卫生安全、内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致使假冒伪劣、三无产品、过期食品、缺斤短两以及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等问题多发,农村消费者对于农村集贸市场满意度不高。
农村何以会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承接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从消费者那一方面,农民消费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水涨船高,不法分子紧盯农民有利可图。与此同时,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相关资讯不够发达,农民食品安全的知识有所欠缺,维权意识也比较薄弱,这对不法分子来说也是一种利好。
保护农村“舌尖上的安全”,基层是监管的最前线,监管的重点、难点也在基层。然而,从食品监管执法的力量分布来看,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当前基层监管队伍不但面临着人手不足的窘境,而且有限的监管人员普遍缺乏系统培训,执法监管的敏感性和专业能力存在不足,导致在日常工作中很难发现本领域的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从媒体的很多报道不难看出,一些偏远地区甚至成为监管的真空地带,小商店即使充斥着山寨货也长期无人过问。
“三无”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泛滥于农村,严重侵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媒体更形容山寨食品已经成为危害农村地区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除此之外,被山寨的企业无疑也是受害者,而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对正常市场秩序的巨大破坏同样无法轻忽。
现在,六部门决定通过打掉一批生产经营“黑窝点”、处理并公布一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等方式,对农村食品市场开展一次全面“大扫除”,可谓是一次非常及时、十分果断的行动。
雷霆万钧的专项整治不可或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也势在必行。根据以往食品监管的经验,“九龙治水”、职责不清、权限不明往往容易导致监管力量的分散。本次会议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强调要推动各地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显然是富有针对性的举措。
来了一次“大扫除”,也需要有新的质量可靠的商品来填补空白,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如何打通优质食品从企业到农家的“最后一公里”?农村电商和物流的发展亟须进一步提速,这其实也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