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东县野三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积极作为,常态化突查乡村小卖部,剑指过期或者傍名牌的副食品,以及辣条等包装简陋的小食品,用法律手段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去年年底,笔者和同伴在某村头百货店买了两桶泡面充饥,一吃发现味道不对头,仔细一看竟是“廉师傅”牌,且没有生产日期;店内销售的果冻、饮料多是无厂名、无厂址、无生产日期的。这些食品大多是无良批发商从大城市购回的处理品,有些干脆就是地下加工厂送上门批发给农村小店的劣质食品,购买这些食品的多是图价格低廉或者缺乏识别能力的村民。
这些伪劣食品、过期食品,商家的行话叫“水货”,消费者普遍称其为“垃圾食品”,对身体有害无益。不良商家为了逃避监管,往往会盯住农村市场,向相对分散的村庄小店销售“垃圾食品”。为了确保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利益,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并从生产一线堵住源头,严管流通环节,用过硬的制度防范这些“垃圾食品”下乡进村祸害村民,将问题食品逐出市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不是一句空话。谭德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