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私人影院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在都市悄然兴起。由于其不用排队等候、私密性强、可实现个性化观影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喜爱。
特别是在本届世界杯赛期间,私人影院着实火了一把。三五好友或七八同学,在私人影院包个房间,一边看球,一边喝啤酒、吃宵夜,吼得过瘾,喝得痛快,既过了眼瘾,又满足了社交需求。然而,因为缺乏监管,私人影院存在着诸多乱象,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令消费者产生各种遗憾。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现象1
人员素质不一
服务水平不齐
调查中发现,私人影院经营人员的素质不整齐,服务水平差距不小。在大众点评上,经常有消费者吐槽不愉快消费经历。“服务员素质太差了,还骂人啊”“老板比较横,进门直接说12点下班,什么都不管,问了也爱理不理的……”
“太差劲了,骗钱啊,感觉上当了,屋里都没有打扫,乱糟糟的,还有上一批人留下的污渍,挺恶心的……”老板拿来的薄毯黑乎乎的。”“6平方米的房间,没有空调,只有一个排风扇向房间里吹风,盛夏季节,一个无窗无空调的房间温度可想而知,房间内垃圾箱未清,异味严重。”采访中,记者问一家未见任何证照的私人影院的服务员:“你们这里出售的食品安全吗?来源可靠吗?有没有相关许可?”服务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您还是看电影吧,来我们这儿就是看电影的,您要是不放心,可以不吃。”
现象2
私人影院“年轻”任性
登录大众点评网,输入“私人影院”进行搜索,天津地区共有数十个店铺的信息弹出来,称呼也不一样,有的叫私人影院,有的叫影咖,有的叫影吧,还有的叫电影俱乐部,甚至一些轰趴馆、咖啡馆、足疗店、会所都混迹其中。查看消费者点评,这些地方都配有“电影包房”,可以看电影,区别在于是单纯看电影,还是一边喝咖啡一边看电影,或者一边做足疗一边看电影。
广东路上有一家私人影院,打出“300元包一场世界杯”的广告,一间小厅可容三五个人,外加白送10瓶啤酒一堆小吃,吸引了不少球迷。这里还有能同时容纳十几个人的大房间,适合同学聚会,室内有桌游、全套点歌系统等,很受年轻人欢迎。
走访发现,这些私人影院大多是同一个经营模式,有几间特色主题的包房,里面安装一块投影银幕,一台播放器,再有一些供人坐或躺的家具。人们通过互联网影视网站,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据了解,私人影院实则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2014年私人影院伴随影视网站的诞生开始萌发,2015年疯狂生长。跟它的顾客群体一样,私人影院也还“年轻”。
市民小张是私人影院的忠实拥趸。他向记者历数了私人影院的种种好处:“有自己的空间,不必看别人秀恩爱,不用听别人家熊孩子哭闹,不会被别人的异味恶心,自己想坐就坐想躺就躺,还能随便吃零食,不会担心打扰到别人,想看啥看啥,团购的话,约好伙伴,并不多花钱,还能增进友谊……”
现象3
“给钱就行”被指藏污纳垢
私人影院的经营模式在满足顾客私密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私人影院有情侣主题房间,里面的装修、装饰和家具都贴近情侣约会的需求设置,除了大床、遮光窗帘外,还有心形图案、英文love,甚至暧昧图片、画作等。
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私人影院,只看交费与否,对于顾客身份无任何核查认证,并不像酒店、网吧需要以身份证确认实名身份。
刘女士(化名)居住的楼栋内有一家私人影院,她对此十分担忧。“常见一个女人进出,打扮妖娆,身边男伴换来换去。”刘女士担心,这个私人影院的存在会给楼内未成年人带来不利影响。“这种给钱就行的经营模式,保不齐出什么乱子,想想都害怕。”
本市一家影院的经营者这些天一直在考虑是否把门口几间卖票的房间和值班室改造成主题包房,尝试一下“私人影院”模式。他告诉记者,私人影院的兴起对正规影院带来巨大冲击,私人影院投资少见效快,“因为缺乏监管,很多带有不同目的人到私人影院消费,往包房里一呆,只要肯花钱,吃的喝的都有人给往屋里送,想呆多长时间呆多长时间。私人影院,经营上比小时房容易,赚钱比小时房还快。”
现象4
多数“影院”难见证照
记者到刘女士居住的楼栋探访。这是一栋高层住宅楼,刘女士所说的私人影院位于16楼,是一套普通的单元房。打开单元门,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客厅墙上写着某某“影院”字样,一块小黑板上写着每个主题包房的价格,另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各种饮品的价格。“影院”只有四个主题包房,其中一个写有“love”字样的房间就是情侣房,也只有这个房间拥有独立卫生间。仔细观察,这里原本是一套三室两厅两卫的单元房,经营者在客厅里隔出一间,加上原来的三个卧室,分别装修成包房,成为现在四个主题包房的格局。刘女士有太多质疑:“居民住宅楼简单改造装修就对外营业,这符合政策规定吗?谁来监管?”
记者在大众点评网上了解到,这种居民楼内开私人影院的现象比较常见。一位消费者点评道:“被朋友带着,七拐八拐来到一家私人影院,在居民楼里……”
记者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私人影院没有“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不仅是这种隐藏在居民楼中的私人影院,就算是在商业用房内有正式经营场所的私人影院,也很难见到相关证照。记者团购了时代奥城一家私人影院的体验券,在体验时看到,这里一共七个房间,小的可容两三人,大的可容纳近十人,装修大方简洁。前台接待的是一位老者,慈眉善目,态度和蔼。他告诉记者,老板是个年轻人,喜欢看电影,就开了这家私人影院,希望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听起来,是个有情怀的人,可是在这里,记者并未见到许可证照,偌大的前厅,除了价目表,只有电影海报和预告。
现象5
侵权盗版难以杜绝
我市一位从事电影行业管理工作数十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时间倒退20年,私人影院就是录像厅,二者的经营模式、投资规模和消费目的都惊人相似,跟录像厅一样,私人影院自诞生以来,也一直蒙着盗版的阴影。”
在一家规模较大的私人影院,记者问服务员:“这里播放的电影存在版权问题吗?会不会被举报侵权?”服务员一时愣住,继而犹豫地说:“没有吧?我不知道,老板让我盯着,我就在这盯着。”
记者随机拨打大众点评网上一家私人影院的电话,询问是否可以看到院线正在放的电影,对方称:“院线正在放的没有,网上查不着,不过,如果你自己有U盘,可以带来在我们这放。”
调查发现,很多私人影院通过爱奇艺等影视点播网站在线放映电影,但是,记者登录这些网站发现,几乎所有正规点播网站均有类似“仅供用户个人观看,禁止用于商业播放”等提示语。“如此一来,私人影院的片源就成了问题,即便私人影院通过合法点播网站放映影片,因其商业性质,也存在侵权可能。”
据某电影行业管理资深人士介绍,录像厅的消失便缘于版权保护。本世纪初,随着打击盗版力度的加大,很多录像厅老板改行,有的开饭馆,有的做足疗,有的开小时房。“现在私人影院兴起,很多小饭馆、咖啡馆、足疗店又跟风加入,与当年的录像厅一脉相承。”这位资深业内人士预言:“如果不加管理,未来,私人影院或许跟当年的录像厅一样,在打击盗版中被‘灭掉’。”
成因
缺乏有效监管多数违规经营
在天津日久律师事务所作执业律师的张清武,对私人影院颇有研究。张清武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层面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传统的大众影院,已然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学名为点播影院的私人影院迅速崛起,但首先是著作权保护问题。“由于‘主业’的遮掩,点播电影很容易被忽略不计,从而使其从事的电影播放业务成为监管的空白。这种状况极有可能涉及盗版侵权问题。如不严加管制,会纵容点播影院沦为盗版放映的温床。”
张清武介绍,2016年9月,汇梦影视茶吧的经营者,因为“盗录、非法放映、转卖影片”,被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这是国内首例因为“影院盗录”而被判侵犯著作权罪,并且直接入刑的案件,给私人影院盗版侵权敲响了警钟。
其次,由于点播影院空间隐秘,有私密空间,方便朋友和挚爱之间交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黄、赌、毒等藏污纳垢的现象。
再有,点播影院是一种文化阵地,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非常必要。目前,点播影院从业者素质不齐,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眼睛“向钱看”,缺乏基本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不讲诚信,这也是点播影院乱象的一个重要成因。
目前我国电影上映的数量远小于产量。有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电影总产量为944部,而影院仅上映468部,尤其是一些有较高质量的艺术片,没有渠道放映,其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得不到释放。点播影院以其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的服务,对扩大中国电影用户规模、提升行业竞争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资金风险小、准入门槛低,近年来,大量私人影院被快速复制,甚至网吧、咖啡馆、足疗馆都加入进来,这种低端化、业余化、混搭的经营方式,拉低了行业发展水平,容易滋生侵权、违规经营等问题。
对策
任何事物都不能游离于法制框架之外
对策一纳入法制轨道,认真管起来
法制时代,任何事物都不能游离于法制框架之外。”张清武律师称,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并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传播权不能用于商业经营,对电影放映的场所和盈利模式也做了限定。
今年3月31日,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规定》要求,必须加盟点播院线,必须取得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点播院线则必须取得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点播院线负责向所辖点播影院提供影片;“私人影院”不得放映所加入的点播院线发行范围之外的影片等。张清武认为,此《规定》给“私人影院”立了规矩,标志着私人影院步入法制轨道。同时,张清武认为,后续操作细则亟待跟进。“根据《规定》,点播影院要有7至15个厅,光建设成本就在百万元左右,行业准入门槛大大提高,可以淘汰一些不合规范的小‘作坊’。”
提升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职业素质非常必要,监管部门要在定期培训和事后监管上下足功夫,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和责任意识,不给不良作品的传播提供渠道。如何防止出现治安管理违法现象,也是新课题,要加强检查和监管,防止黄、赌等乱象发生。
张清武律师认为,当下,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做调研,查一下本地区点播影院是否合理,秩序是否混乱,是否有偷漏瞒报票房收入现象,并据此出台相应措施,建立社会信用档案制度,让违规点播影院经营者进入社会信用黑名单,让全社会都能查到,令其违法的成本大幅提高,起到威慑作用。
对策二多部门齐抓共管,打造私人影院业健康空间
一位电影管理工作资深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私人影院不能称为影院,其依据是国家对于影院的定义,即用专业的电影放映设备放映的才叫电影,否则就不叫电影。
据介绍,目前一套最普通的电影放映设备也要20万元左右,而一套蓝光DVD和投影仪只卖1000多元。如果严格按这个标准要求,很多私人影院要先追加一两百万元投资。基于此,未来点播影院如何界定,也面临着立法层面的问题。同时需要通过立法解决的,还有出现问题如何处罚的问题,要让行政管理部门“有法可依”。
这位资深人士认为,私人影院的管理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如何归口管理是个问题。另外,与传统影院相比,如何考察私人影院的播放次数、如何分账等都是难题。“管是必须的,但如何管,也是一个问题。”
调查得知,相当一部分私人影院经营者对即将到来的“管理”持无所谓的态度。“反正我没投多少钱,房子是我自己的,大不了关门,谁能把我的房子收走?”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消极对抗的态度将给管理带来难度。
“难管也要管。”这位管理人士认为,对私人影院的管理可以参照上世纪80年代对于录像厅的管理模式,由文化、广电、公安、工商、消防、税务等部门联合起来,齐抓共管,为点播影院打造健康环境,帮有情怀的创业人实现梦想。(高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