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数量规模固然重要,质量过硬更为关键。事实上,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多,并不一定代表竞争力强。知识产权的技术含量与创新高度,以及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是更为根本的考量。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姚龙华
2018年4月26日,第十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深圳提前一天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并发布了《深圳市2017年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
当今时代,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是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必然选择,是打造“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的重大支撑和保障,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深圳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深圳市2017年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显示,去年深圳知识产权产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更是在全国实现“十四连冠”。
知识产权是一个法律概念,也是一个经济概念。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关系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创造、管理、服务全链条都规范化、强起来,让知识产权生态更加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才会更有吸引力,创新创业才会更有活力,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更有竞争力。在深圳的营商环境改革“20条”中,依法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高水平打造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便是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法治环境的关键一招。可以说,全力以赴把知识产权工作做好,不断优化城市营商环境,高端人才和优质创新资源便会不请自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便有了源头活水。
虽然深圳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的意识较强,成果也有目共睹,但是与发达国家城市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和警醒的是,与发达国家城市相比,我们的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和技术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专利申请主体结构不够合理,核心专利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
知识产权的数量规模固然重要,质量过硬更为关键。事实上,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多,并不一定代表竞争力强。知识产权的技术含量与创新高度,以及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是更为根本的考量。
如果不把核心知识产权攥在自己手里,那么命运终究会掌握在别人手里。知识产权创造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强核心知识产权布局,使其“含金量”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在国际上也能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下,便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圳的知识产权重心已经逐步转到“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发展频道,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在力度上还要再加强。要坚持质量引领,瞄准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主动谋划、持续发力,推动创新跨越发展。同时,还应强化知识产权与科技、产业政策的融合,形成激励创新的政策合力,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路线,推动高质量的核心专利技术向国际标准转化,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动争取国际市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