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电商让商品流通更便捷,职业打假人也涌入其中。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职业打假人这个备受争议的群体开始转战网络,并呈现出专业化、集团化的新趋势,甚至在QQ群中有专门的业务探讨和新人教学群。
点评:电商平台在使得商品流通更加便捷的同时,也给部分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新的、更隐蔽的滋生空间。电商平台交易量大,往来交易频繁,跨越地域广,市场监管难以覆盖,对制假售假行为取证困难,企业或者网购者往往难以维权而怠于维权。
职业打假人的出现,对于增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鼓励消费者运用惩罚性赔偿机制打假,打击经营者的违法侵权行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正是因为电商领域有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职业打假人才会转战网络。职业打假人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部门网络市场监管能力的不足,他们懂得如何收集证据,怎样打赢官司,具有公益或半公益性质的职业打假行为,会对造假售假者形成一定的制约力,有利于净化市场。
但当职业打假行为发展到专业化、集团化程度,形成商业化趋势,职业打假人就蜕变成市场经济发展的“搅局者”。职业打假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恶意纠缠索赔,或者充当行业间谍,沦为不法企业职业“打手”,故意扰乱市场秩序,则会走向市场监管的对立面,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
因此,对于职业打假,从法律层面上应予区别对待。对纯粹以假冒伪劣商品为对象,特别是针对食品、药品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生命安全的消费产品的打假行为,法律应秉持适度支持的态度;对恶意扰乱市场秩序,带有敲诈勒索性质的打假行为,应予限制和打击,以保护善意的市场主体,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检察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