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一篇题为《满是盗版书也能当最美图书馆,篱苑书屋打了所有读书人的脸》的文章刷屏,让该书屋陷入“盗版书风波”。北京市怀柔区文委执法人员已经对书屋进行了现场核查。目前,执法部门已责令书屋暂停营业,并对涉嫌侵权盗版图书进行取样鉴定。(9月20日《北京青年报》)
据报道,篱苑书屋为了让藏书丰富,曾提出了一个换书策略:捐3本书,就可以从书屋里拿走一本书。在接受了读者几年的捐赠后,盗版书就聚少成多,甚至泛滥“成灾”了。
为什么捐赠会带来那么多盗版书?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是盗版书便宜,一些捐赠者动机不纯,捐盗版换正版赚小便宜而已。
如今,读书越来越成为基层文化生活的首选。在这种氛围下,捐赠图书也成为十分普遍的公益行动。谁能为读者捐赠的图书把把关,把那些盗版垃圾剔除出去?
窃以为,这个答案不能去找别人,只能依靠捐赠书的接收者。
首先,捐赠图书的行为十分普遍,这些活动都要找权威部门鉴定并不现实。
其次,盗版书多属“鱼目混珠”,粗制滥造,特征十分明显。篱苑书屋的盗版书就是如此:“摆在书屋推荐位置的《白鹿原》,封皮上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内页却写着十月文艺出版社。在一本《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内页出现了‘这句怎么翻啊???谁来帮帮忙?’字样,而非正确翻译。”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即如今“扫黄打非”深入基层,相关鉴别知识、法律政策获取以及咨询举报都比较方便。
因此,大量盗版书进入篱苑书屋,问题的根本还是管理者的防盗版意识欠缺。其换书活动本无可非议,以三换一思路也属正常。如今因为盗版书被停业的后果,出在重视了书在捐赠交换中的数量增长,却不知书的性质发生了从正版到盗版的变化。
获取捐赠图书是件好事,受赠方也应牢固树立“使用正版、打击盗版”意识,从根本上堵住盗版书“走上”书架的路。
这个案例说明,即使在“扫黄打非”保持高压态势的今天,对盗版图书的存在和危害依然不可小视。深入宣传“扫黄打非”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打击侵权盗版的意识,时刻不能松懈。□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