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临泽县召开2020年知识产权培训会 马媒:摆脱山寨 中国要成为知识产权强国 坚决铲除“恶意商标”这颗毒瘤 家乐氏公司对网球明星的商标提出异议 深企可申请两项资助:涉外知识产权维权和大数据监测 北京5家不合格企业消毒餐具流向3百饭馆 福建通报30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及地方特色食品 不要让电视综艺失去创意动力 知识产权局:去年按期办结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07件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划好“路线图”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不合格有机山茶油风险控制情况 我国重大专项注重提交发明专利申请 连云港珍仙食品公司轩记海带不合格 纽曼使用42套盗版微软软件被判侵权 “不是药胜似药”别买有这些广告语的保健品 海南省东方市市场监管局关于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3期) 加拿大“专利流氓”在中国起诉索尼手机专利侵权 面对版权保护难题,央视、上海台、今日头条、阿里巴巴是怎么做的? 山西太原市小店区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56批次 3批次不合格 河南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400批次食品 6批次不合格 清华大学:创新体制机制 促进专利转化 去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增幅达64.9% 山东省通报111批次电子商务不合格产品 安徽省枞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蔬菜2批次抽检不合格 安徽合肥市2018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4.21% 2017年第三季度呼和浩特市专利申请、授权量稳居自治区首位 三星在欧盟注册了神秘的“Couphone”商标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 青岛列副省级城市第2位 江苏省泰州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批次不合格 厦门双十中学餐厅鸡蛋等4批次食品不合格 联影胜诉西门子 知识产权红色警报已拉响! USR起诉苹果和维萨侵犯其电子支付专利 北京市工商局:2组玩具类商品抽检不合格 江苏省仪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指环王》将拍成电视剧 亚马逊2.5亿美元买下电视版权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丛立先:恢复经济秩序更需发挥知识产权作用 商丘海关“龙腾行动”护航知识产权 内蒙古检出6821批进出口商品不合格 质检总局抽查90批次电冰箱:不合格率超10% 安徽省宿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153批次 6批次不合格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打击假冒伪劣兽药行动取得成效 广西梧州市食药监局抽检7类食品187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福建抽检:1批次土记新鲜乌鸡样品不合格 培育高价值专利,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工商总局出台意见规范网络交易商品质量抽检 重庆市綦江区抽检139批次食品 不合格3批次 食药监总局通报4批次食品不合格 克莉丝汀上榜 对快播行政处罚决定正式送达 罚款2.6亿元即日生效 重庆沙坪坝区市级名牌农产品实现“零”突破 重庆江北区重抓知识产权人才培育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人才队伍建设

“化妆品假货肆虐”让谁的颜面扫地?

8月15号上午,徐州市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件。案件涉及全国十几个省市,被骗者达130万人次,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这些假冒化妆品都是从网络平台销售的。通过大量调查、走访工作,最终,民警找到了位于山东青岛的一处仓库。这几十平方的房间内,摊满了假冒化妆品。民警发现,在青岛,像这样的仓库一共有16个。

(8月17日《法制日报》)

这是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的案件,案件涉及全国十几个省市,被骗者达到130万人次,涉案金额2个多亿。这还仅仅是徐州警方侦破的一起案件,想必还会有更多“假冒化妆品”依然在销售着。价值2亿元的假冒化妆品到底是怎么涂抹到市民脸上的?纠结于一起案件的侦破,虽然有意义,但是意义不大,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种现象何以存在,“假冒化妆品”何以嚣张?

是谁把2亿元假冒的品牌化妆品涂抹到了市民脸上?

其一,是平台管理乱象。徐州警方依据线索,首先到南京抓获了一家淘宝网店的经营者,他一年销售“假冒化妆品”价值达到2000多万元,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网店,就能有如此的“战绩”是相当可怕的。问题是,这个借助淘宝平台销售“假冒化妆品”的不法人员为何能如此金山银海?按照管理规定,所有网络经营平台,都必须严格管理自己平台上的商家。无疑平台管理乱象也是运营平纵容的。这么多“假冒化妆品”,运营平台真的毫不知情?

其二,是网络商品乱象。网络商品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这是网络时代的利好。然而,遗憾的是,网络商品已经成为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网络商品的销售乱象已经整治了很多年,监管部门也一直在强调,要像监管实体店一样监管网络店,而实际上执法依然处于走形式的境地。要不然,为何各种迷信商品、虚假商品,能够在网络上兴风作浪?

其三,是属地管理乱象。徐州警方到青岛市查处“假冒化妆品”的时候,发现当地有“假冒化妆品”仓库16个,还有一些生产“假冒化妆品”的企业,如此大规模的公然造假行为,不可谓不嚣张。当一个小企业、小仓库里存放的是全国各地名牌的时候,甚至是国际知名品牌的时候,当地的执法部门难道一点都不知情?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很可能是一些部门的“故意闭上眼睛”。假冒商品不在本地销售,似乎成为了属地管理的潜规则。这更是可怕的事情。

“假冒化妆品”的危害是巨大的。因为,它不仅起不到保护皮肤的作用,还可能毁了人家的脸。“假冒化妆品”的嚣张,毁的是市民的脸,其实也是让监管部门丢了脸。只要依据现有管理规定,不折不扣的落实,就能让“假冒化妆品”不再涂抹到市民的脸上。(郭元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