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接到多位学生家长反映,市区多所学校周边“三无”食品摊点有增无减,孩子上下学时总喜欢在学校附近买东西吃,家长担心这些食品不安全,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记者走访了我市多所中小学校,发现校园周边的食品卫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昨日中午,记者在建设路东段的浉河区第十小学见到,孩子放学后,学校门前的辣条等“五毛”食品销售火爆。学校附近,卖零食的摊位比比皆是。这些辣条的价格都是5毛钱一包,品种多样。摊主介绍,这些小食品非常畅销。
记者随手拿起几包辣条,仔细查看包装,有的根本没有“QS”质量安全标识。根据成分表标识,这些辣条添加了不少食品添加剂,例如甜味剂、膨松剂、防腐剂、增香剂和着色剂等。
除了辣条等辣味食品,一些小包装的食品也深受孩子们欢迎。记者在位于申城大道的市第十三小学附近看到,有一家小卖部在门口摆出了长长的零食摊,摊上摆满了廉价的小零食。下午4时30分左右,正是学生放学的时间,许多学生刚出校门就直接停留在了小卖部的摊前。
除了带包装的小零食,小商贩们的油炸食品销量也很可观。在浉河区第十小学门口,记者见到小贩们从塑料袋内赤手拿出里脊肉、火腿肠、骨肉相连、薯条等没有外包装的原料下锅油炸。摊前油烟四起,学生们挤在摊位前,等待着即将出锅的“美食”。
走访中,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学校周边流动摊贩和店铺向学生售卖各色垃圾食品的问题已经是多年未解决的“顽疾”。家长们也经常针对此现象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反映,但流动摊贩只是消失了一段时间,而后又“死灰复燃”照常营业。家长们希望,“顽疾”能够彻底根治,提供给孩子们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如城市“牛皮癣”一般,虽然多有治理,但是得不到有效改善,治标不治本。孩子的健康牵系着每一个家庭。目前,我市正处于努力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之中,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承担起相应职责,彻底解决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顽疾”,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出更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