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12月8日,浙江省互联网领域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2016-云剑行动”新闻发布会,在省商务厅举行。
据介绍,网络销售已经成为拉动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2015年,浙江省网络零售额7610.62亿元,同比增长49.9%,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截至10月,2016年浙江省网络零售额7523.80亿元,同比增长35.10%,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互联网成假冒伪劣商品销售主渠道
电子商务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假冒伪劣现象也饱受社会诟病。据全国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目前假冒伪劣商品60%以上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的。由此可见,互联网已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主渠道。并且,随着侵权假冒商品的低价倾销,对我国自主品牌建立、产品质量提升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打击互联网领域假冒伪劣行为,浙江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从2015年开始,联合省公安厅等部门,利用阿里巴巴集团“打击地图”数据线索,集中一段时间,由公安、工商等部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专项打击,并给专项行动命名为“云剑行动”。“云剑行动”在国内形成了“首次运用大数据技术打假、首次运用互联网思维打假、首次实现政企深度合作打假”的“三个首次”工作新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互联网侵权假冒行为增长势头得到遏制。
立案侦查案件284起案值14.3亿元
2016年是“云剑行动”的第二年。今年4-7月,全省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2016-云剑行动”。行动期间,全省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284起,涉案总价值14.3亿元;破案25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4名;捣毁生产窝点139个、仓储窝点278个,直接查获现货案值(以正品计算)2.76亿元。
据悉,专项行动前期,浙江省公安厅经侦总队会同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治理部工作人员,经过近1个月的努力,从“发退货、登录IP、商品信息、权利人投诉、消费者评价、社交媒体反映”等多个维度和特征提取涉假数据碰撞分析,共计研判出“售假头部人员线索”402条,最终打击处理率(刑事立案和行政处罚)达到40.3%。
在专项行动推进过程中,浙江注重浙商品牌保护,以网络打假助力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省共破获涉及假冒“秦燕”“淘江湖梅”“S百媚”“玖姿”“正泰”等知名浙商品牌的案件37起,捣毁生产窝点31个、捣毁仓储窝点27个,涉案金额达8595余万元。同时,注重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省“双打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明确各部门打击职能,各地公安机关与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积极开展执法联动,落实“事前协商、执法联动、同步收网、结案通报”工作制度。
开了浙江省境外打击制假源头先河
行动期间,宁波、金华、温州等市相继破获多起涉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3月下旬,宁波市公安局从一条海关移送情报线索入手,深入经营,精心研判,成功捣毁位于该市鄞州区的一个农药制假窝点,现场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于某,缴获假冒农药20余吨,假冒“杜邦”“先正达”等国际知名品牌商标标识60余万件,查扣制假生产流水线7条,战果显著,得到公安部、农业部等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公安部经侦局的直接指挥下,宁波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再接再厉,抽调精锐组建境外“猎狐”侦查组。在摸清国内上游制假网络基础上,跨境深入柬埔寨王国,与柬埔寨警方密切合作开展联合打击行动,成功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夏某,捣毁在该国的农药制假窝点,现场查获分装后的数十吨各类假冒农药商品,其中仅假冒“杜邦”“先正达”氯虫苯甲酰胺系列农药就达5500余公斤及数百万个各类假冒注册商标农药包材。此案告破,开了浙江省境外打击制假源头的先河。
下一步,浙江省“双打办”将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继续组织开展“2017-云剑行动”,始终保持浙江省打击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还将推动“云剑行动”省际合作,探索开展“2017-云剑联盟”专项行动,联合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形成区域打击互联网领域假冒伪劣行为合力,推动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