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汽车行业首家知识产权保护站揭牌 浙江省质监局抽查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产品4.76%不合格 移动APP被卷入80%的著作权侵权案 安徽池州市青阳县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厦门泉厦合力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山东省食药监局抽检4类食品1136批次样品不合格23批次 广东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样品188批次 不合格2批次 广东省广州市食药监局:21批次食品实物质量不合格 江西致和堂等12家企业生产的12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山西省质监局抽查30个批次砂轮产品不合格5批次 重庆市酉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3号) 广东省广州市质监局抽查16批次液体加热器产品不合格1批次 电商知识产权纠纷可首选在平台投诉 背假名牌包将被海关没收 日本将修改法律打击假冒商品 江苏南京市市场监管局:3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加拿大实施《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 工商总局:截至6月底我国累计注册地理标志2790件 云南白药多次遭诉 同一药物境内外有“差别待遇” 中关村创业大街举办知识产权趣味科普活动 吉林省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抽检:1批次鱼油软胶囊不合格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护航重庆企业创新发展”江北平台在行动 哪些“网课”著作权能得到法律保护?法官详解 内蒙古兴安盟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为企业免费提供知识产权托管服务 中国首次向欧洲分销版权 武侠题材最受欢迎 山东省东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圆满完成本年度全国专利调查 媒体评香奈儿起诉华为:网友可吃瓜,企业不能只坐小板凳围观 山东济南知识产权局集聚服务力量 绽放创新活力 浙江省质监局抽查90批次室内照明开关产品不合格5批次 内蒙古食药监局抽检饮料118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黑龙江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酒类产品抽检不合格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饮料检出微生物指标问题​ 阿里文学加大与动漫公司版权合作 布局动漫产业IP 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将批准默克的CRISPR技术专利申请 广西抽查74批次生丝产品 不合格1批次 青岛专利信息新系统上线运行 免费对公众开放 常州市企鸟食品公司冰棍抽查不合格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来疆审理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 2019年泉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 甘肃5市州新设商标受理窗口 开展商标注册受理业务 IP时代大生意:推进授权产业化 遏制侵权毒瘤 贵州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省工商局抽检:1批次汽车儿童安全座椅样品不合格 国家药监局负责人介绍长春长生疫苗案件:责令停产、立案调查,组织对所有疫苗生产企业飞行检查 四川省成都市工商局抽检:3批次太阳镜样品不合格 江苏优秀版权作品申报正式开始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正式启用 广东广州市食药监局:21批次食品实物质量不合格 食安治理要“铺天网”“开天眼”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限制取缔职业打假等于放纵假冒伪劣

近日,工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中最受关注的是第二条,其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对象进行了界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条例保护,但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适用本条例。这项有关“适用对象”的界定,也被认为是,所谓的“职业打假人”将不再受消法保护。(8月14日《西安晚报》)

征求意见稿中的第二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有一定连带关系。区别只是消法并未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受消法保护。司法实践中,很多法院的判决都支持“职业打假人”以消费者身份获得《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十倍或三倍赔偿。征求意见稿增加这一规定,无论是否针对“职业打假人”,都无异于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新条款,但修法显然不是工商总局职权范围内的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20多年前并无“职业打假”这一说,而消法中对消费者的定义,也经常成为商家拒绝对“职业打假人”进行双倍或三倍赔偿的理由。以前甚至很多基层法院的判决,也会截然不同。有些法官认为,“职业打假非为生活需要不受消法保护”,而另一些法官则认为“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获利为合法利益”,应受法律保护。但近几年,相关判决明显都倾向于支持“职业打假人”。这主要是因为,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显然,在此问题上,最高人民法院是倾向于支持“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的。而征求意见稿恰恰与之相反,如果得以通过,很可能出现职业打假人依法索赔,工商部门不支持,到法院起诉却一告一个准的情况。

别说到法院起诉毕竟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经济支出,也会耗费相当的司法资源,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对同类法律的看法截然不同,不仅有损法律尊严,也会让基层执法部门无所适从,甚至被群众指责包庇不法商家。职业打假究竟应不应该受消法保护,建议工商总局还是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少自作主张。毕竟,职业打假人的打假行为,并未损害公众利益,受损失的只是出售假冒伪劣或过期商品的商家,限制知假买假行为,不仅不利于打击假冒伪劣,也会损害工商部门的社会形象。要是监管得力也就罢了,可自己执法不力,又不让别人打假,算什么?

如果执法部门因为嫌职业打假者“太烦”,就一再对其设限,甚至将职业打假人排除在赔偿范围外,那只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却让制假售假者松了口气,等于变相鼓励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只会让目前本已严重的商品质量问题雪上加霜。即便真的出现有些官员担心的“竞买假冒伪劣商品潮”,也不是什么坏事。真正该担心的也是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而不应该是消费者。相反,大多数消费者是乐于见到这一局面的。如果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商、经营者不因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而付出高昂代价,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此类商品怎么会减少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