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整天都在开庭,只有中午有点时间可以聊聊。”3月14日,在3·15消费者维权日到来的前一天,职业打假人江先生和往常一样,为手上的各个维权案子奔波。在职业打假领域有着多年经验的江先生向记者坦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欺诈行为“退一赔三”、“退一赔十”等规定让职业打假人维权道路有了更多“回报”。东莞市消委会副秘书长麦惠贤表示,东莞的消费维权案例中,有职业打假人参与的,在不断增加,“这其实也是个好事,可以加大商家的违法成本”。
IT男成找问题商品“专业户”
记者了解到,在从事职业打假之前,江先生只是一个软件公司的工作人员,每月拿着稳定的工资。从2010年开始,他意识到问题商品在日常消费中并不罕见。一开始,他采取的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购买过期食品,到各个大超市找过期食品购买然后维权。在江先生的记忆中,早期大超市的过期食品很是集中,但随着职业打假人的密集出现后,超市方面也“怕”了,做出一些改变。
“通过去发现、购买问题商品,去掉维权成本后去年的年收入达到了百万元。”江先生称,通过职业打假,自己确实得到不少经济回报。但实际上,也并非所有的维权都能成功获得索赔。去年7月,江先生就在东莞一著名连锁药店买了一瓶所谓的“补酒”。他发现“补酒”是三无产品,没有生产许可证,没有执行标准,也没有在包装上告诉消费者其成分含量。于是,江先生向有关部门投诉,虽然已经处理了半年多,但到目前仍未有最终的结果。如果维权无果,江先生之前购买产品的费用也将付诸东流。
赔付加大催生更多职业打假人
实际上,像江先生这样的职业打假人,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发现问题后,也会和其他打假人一起合作购买产品”,江先生告诉记者,每一个维权案件耗时长,且购买成本高,他们有时候会“合伙”加大购买金额,同时也加大商家的违法成本。
麦惠贤告诉记者,食品类“一赔十”的规定确实让更多的职业打假人出现。其表示,东莞维权案例中,职业打假人参与的,也在不断增加中。“这其实也是个好事,可以加大商家的违法成本”。记者了解到,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高了不法经营、消费欺诈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其中一方面就是增加了赔偿金额。“退一赔三”、“赔偿金额不足500元赔500元”等规定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经营成本。
职业打假人越来越多,不法商家的手法也越来越隐蔽。以前从肉眼都能看出问题的商品,现在要借助专业知识或者第三方检测机构。江先生说,职业打假人这个群体现在越来越庞大,他们有自己的交流平台。遇到一些大的纠纷,他会与同行合作。(记者余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