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可谓是家喻户晓。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也是一边喝着绍兴黄酒,一边摇头说文嚼字。
4月29日,小文跟随着国家版权局组织的中央媒体版权研修班来到了青岛即墨—调研即墨妙府老酒。老酒的版权是什么?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即墨妙府酒窖也是酒文化体验中心,一下车,一阵阵酒香扑面而来。不善喝酒的记者也是醉了。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即墨老酒就在此列。即墨老酒属于黄酒,是中国古典名酒之一,是黄酒中的珍品,其酿造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有正式记载是始酿于北宋时期。和绍兴黄酒不同,即墨老酒以黍米为原料、采用糗糜法工艺,素有“南有绍兴花雕,北有即墨老酒”之称。
2013年,即墨黄酒厂100%股权被山东新华锦(600735,股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2.3亿多元的价格收入囊中,现在较为著名的有新华锦集团旗下“即墨牌”即墨老酒、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即墨妙府老酒”。
闻香识酒,妙府老酒的创始人于秦峰非常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即墨妙府酒窖,据说这里有10万罐老酒。记者是第一次看到老酒的酒窖,还是蛮震撼的。
妙府酒窖在半地下室,温度适合储存老酒。记者不仅看到了摆放整齐的酒坛,而且还有很多不同形状的酒坛。于秦峰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这些酒坛是他们自己设计的,而且申请了版权保护。果然,在酒窖里摆放着许多的版权许可证。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老酒发展与版权密不可分。
技术出身的于秦峰有着很强版权保护意识。1993年3月,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创建,于秦峰任总酿酒师、总工程师。他刻苦钻研,发掘和整理即墨黄酒酿造工艺并提出“古遗六法”概念,同时开始申请知识产权和版权,二十年前,国家对知识产权和版权的认识刚刚起步。
妙府老酒的版权包括9大类,分别是商标、包装设计、出版物的版权,即墨老酒的制作工艺,即墨老酒的操作方法,妙府文化的范例等。这些都是妙府老酒能走到今天的武器。其中,妙府老酒的酿造工艺(包括即墨黄酒的酿造方法、制曲技术、酵母技术)还被评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传统酿造工艺产生商业价值,版权是核心,在这一点上,妙府老酒发挥的淋漓尽致。做一流的品牌,没有版权保护是万万不行的,2010年妙府企业酒品牌价值已达1.6亿元。
版权保护保护的不仅仅是作品,更是保护著作权人。版权和专利是有区别的,在这方面,于秦峰也有一定的想法。在妙府酒厂,专利成果是属于全体职工的,但是版权属于个人,谁设计版权就属于谁,就可以享用成果。
于秦峰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仅酒瓶的设计就有40多种,每一种都申报专利和版权的保护,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每年都进行评比。在妙府酒厂,只要你拥有版权,是版权人,你就可以用版权在公司技术入股。无论是谁的版权,最后都纳入公司的资产结构。这项政策极大的促进了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版权保护意识。现在版权技术入股占比越来越大。企业也因此每年都在创新前进,这不仅是鼓励人才的一种措施,也是企业走向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措施。
“公司的人才流动很低,因为版权的保护让他们感到发挥了自身价值,如果他们到了其他的企业或者外地就没有用了。因为妙府的机制保护和文化建设是不可复制的。”于秦峰很自豪的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
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往往是大企业发展中非常头疼问题,人才转移到其他企业,大企业缺无法诉讼,因为没有版权保护。而这个问题在妙府酒厂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妙府把个人的知识产权和公司的法律制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除了现在企业制度之外,还有保密协议。每个技术人员都签订保密协议。
尽管如此,中国的酒业很复杂,也时有侵权的事情发生。“我们会因事而议。如果侵权对我们的企业冲击很大,我们就采取法律的手段,我们有一个专门维护知识产权的小组,有专门的律师,我个人是组长。因为我们的创新能力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所以会有很多的小企业模仿我们,他们可以沾小光,不能沾大光,沾大光就会对我们产生冲击,我们就要保护。”于秦峰斩钉截铁的说。
二十年来,妙府老酒通过坚持自我创新,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因为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妙府企业会走到100年,这是任何一个企业无法替代的。谁都无法带走妙府的这些版权和知识产权,他们属于妙府的特有资产。即使是我,我也带不走。”作为妙府老酒的创始人,于秦峰表示。
这些版权保护对企业的经营来说,即保护了产权,又保护著作权人,对妙府这种不可复制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效应,企业健康的发展,得益于这些规范的版权保护。对拥有传统文化的企业来说,抓住版权的核心,并将此运用到企业经营中,不失为一条产业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