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版权管理的保驾护航。近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及版权服务机构,积极创新模式,坚持完善管理,为加强音乐版权保护和推动音乐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国内音乐版权交易市场交易平台缺失现状,早在2011年,中国音乐家著作权协会、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北京市平谷区委区政府成立我国首家音乐版权交易中心。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为音乐著作权人提供作品登记、价值评估、交易、维权等专业化音乐版权服务,希望能逐渐改变国内音乐产业发展无法依靠版权交易获得收益,却只能借壳于商演的畸形模式。
多年来,北京市版权局针对音乐产业的版权登记、版权保护、合作运营、维权调解等一系列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持,取得显著成效,并于2013年推出了《数字音乐版权收入倍增计划》,成立了首都版权产业联盟音乐工作委员会。
首都版权产业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经过调研后发现,目前中国音乐产业版权成规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互联网音乐、无线音乐、KTV场所、公播和背景音乐。为此,北京市以五大领域为突破口,相继建立了中国正版音乐曲库,积极推动互联网音乐平台加强行业自律,探索良好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在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举行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剑网行动”中,打击盗版音乐一直是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一。从2011年起,国家版权局等部门联合开展重点网站版权主动监管工作。据了解,2013年以传播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就已首次被纳入主动监管范围。
今年将开展的第11次剑网行动更是将重点监管放在了音乐文字领域。记者从国家版权局获悉,2015年将重点规范大型网站的版权使用,严厉打击大规模侵权盗版的小网站,同时扩大版权重点监管范围,探索把音乐与文学网站、APP等一起纳入监管范围。北京市版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版权局将借鉴视频行业中的治理经验,对于大型网站或重点作品进行主动监管,清除正版经营中的害群之马。
我国数字音乐市场经过一轮洗牌,今年年初,中国网络正版音乐促进联盟应运而生,各音乐平台及音乐人、使用者等组成的联盟成员积极倡议行业自律,呼吁加大力度打击盗版。业内人士分析,加大版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无疑将有助于一个繁荣市场的到来。(知识产权报记者刘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