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Essential未上市就被告知商标侵权 食品安全要尽快长出“入刑”的牙齿 广元供电五项技术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镉含量超标!上海:4批次海鲜抽检不合格 加拿大“专利流氓”在中国起诉索尼手机专利侵权 坚持“扫”、坚决“打”--2014年全国“扫黄打非”打赢一连串攻坚战 "网购达人"偷梁换柱 以假货退换电商真品涉案近30万 陕西省扶风县市场监管局关于4批次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期) 重庆九龙坡区工商分局实施商标兴区战略取得积极成效 山西省“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地理标志专题活动举行 贵州黔南州:培训与实战相结合助力基层知识产权执法水平提升 “猴姑与猴头菇”商标之争再起纠纷 美国海军盗版VR软件被起诉 官方索赔近6亿美元 重拳打击各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 江苏常州经验全国推广 陕西启动2017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国知局自动化部召开中欧自动化专家会议 后厨脏乱差内幕暗访记者揭露 吉野家道歉无诚意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微软新专利曝光 欲通过HoloLens打造3D全息投影平台 11月起一批新规开始施行 “囤商标”“傍名牌”将受严惩 安徽省淮南市商标数创历史新高 持有8148件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品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伪证”背后:“双面”三星的专利策略之殇 上海市工商局:20个批次锁具和1个批次保险箱不合格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一次性筷子抽检不合格 音悦TAI与爱贝克斯达成版权合作,共同拓展中国音乐市场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调味品120批次 不合格3批次 山东省高法副院长: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都需解决 国产综艺节目为何频繁被指抄袭? 对乌江榨菜不服 马江榨菜北京高院上诉 浙江台州全省首创"专利+商标"混合质押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江苏苏州精心培育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产业迅速发展 征战奥运,版权意识切勿集体下线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报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结果 广西玉林市食药监局抽检:6批次食用农产品样品不合格 浙江省丽水市市场监管局:建筑胶水等3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 九阳和清华紫光等品牌电磁灶抽查不合格 美国法官称行业对TPP草案的建议不受国家安全例外保护 吉林省食药监局抽检6类食品314批次样品不合格9批次 甘肃秋季种子市场检查 4家企业6个品种不合格 知识产权代理人民事诉讼代理资格探讨 广东抽查100批次袜子产品 不合格8批次 日本政府制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诚信谈判指南》 李佳琦为“OMG买它”申请声音商标,可行吗? 福建省食药监局: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流浪地球》能否成为国产科幻电影的推进器?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1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16批次酒类4批次乳制品不合格 网络服务提供行为侵犯著作权刑事责任探析 璀璨灯饰背后的知识产权维权路

权威发布:金属餐厨具质量安全风险较高

编者按:近期,质检总局发布了《2013年度全国进口玩具质量状况》、《2013年度全国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状况》、《2013年度全国进口仿真饰品质量状况》、《2013年度全国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状况》和《2013年度全国进口服装产品质量状况》5类进口产品质量白皮书,通过严格详实的数据分析,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了我国2013年部分进口产品的质量状况。本报特对这5类进口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专题报道。

进口玩具总体质量较好

“2013年全年共检验出进口不合格玩具106批,货值218.25万美元,不合格率为0.89%,货值不合格率为0.55%。”

近期,质检总局公布了《2013年度全国进口玩具质量状况》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进口玩具总体质量较好,进口产品多为国际知名品牌,进口货值高、总体质量较好。

据白皮书显示,2013年进口玩具不合格项目主要包括标识、机械物理安全项目、燃烧性能和电性能不合格等。

其中,产品标识不合格批数55批,占不合格批数的51.9%,成为2013年进口玩具的主要不合格项目。据白皮书分析,随着国内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儿童选购较高质量的进口玩具,国内需求量急剧增加。一些贸易商亦看中其中商机,从国外玩具品牌商处采购了大量玩具销往中国。由于这些玩具大部分并不是专为投放中国市场而准备的,而且部分进口玩具由非专业玩具进口商经营,他们对标识的理解不足,这就容易造成了无中文标识或标识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发生。

涉及安全项目的不合格玩具共23批,其中机械物理安全项目不合格批数21批;燃烧性能不合格批数1批;电性能不合格批数1批。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开发阶段或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造成玩具出现小零件、胶袋厚度和绳索长度不合格等。对于此类不合格进口商品均严格按照《商检法》规定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

其他不合格的28批玩具,主要原因是货证不符、未按要求办理3C认证或产品经查验与3C备案证书不符等。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识问题多

“2013年共查出不合格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1088批,不合格原因包括产品标识问题、产品卫生性能问题、包装和品质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问题等。”

近期,质检总局公布了《2013年度全国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状况》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情况不容乐观。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用于人体卫生的一次性使用的日用消费品,主要包括妇女卫生巾、卫生护垫、婴儿尿裤、成人尿布、卫生纸、面巾纸、餐巾纸等一次性使用纸制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与使用者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其质量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据白皮书显示,2013年全国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无论是进口批次、重量和货值比2012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总体质量情况不容乐观,产品不合格率较高,与2012年相比,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批次不合格率增长了6.87个百分点,重量不合格率增长了7.31个百分点,货值不合格率增长9.6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产品标识不合格为主要不合格原因,由日本进口的纸尿裤及卫生巾标识不合格占总的标识不合格批次的绝大多数。

2013年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共检测出微生物指标超标18批,与2012年的7批相比,不合格情况增加。其中多数为航空公司用的餐巾纸和纸巾微生物不合格。在其他导致产品不合格的因素中,还包括产品包装、品质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问题。

进口仿真饰品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

近期,质检总局公布了《2013年度全国进口仿真饰品质量状况》白皮书。通过数据分析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进口仿真饰品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仿真饰品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进口量逐年提升。但由于其产品多为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质量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013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受理进口仿真饰品报检13084批, 1183661.6千克,货值14855.4万美元。同比2012年,进口批次增长了34.6%,金额增长了31.5%,增长幅度明显。产品主要为项链、手镯、耳环、戒指、袖口和腰链等。上海是我国最大的仿真饰品进口地区。2013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对2672批进口仿真饰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检出不合格223批,不合格率为8.3%。进口仿真饰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重金属含量超标,包括铅、镍和镉含量超标。其中,铅含量超标是不合格批次最多的项目。在白皮书中,质检总局对进口仿真饰品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当前我国进口仿真饰品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规划,以更好地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该白皮书的发布,将为国内仿真饰品进口商在从事进口贸易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也为各级监管部门做好进口仿真饰品的检验监管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为国内仿真饰品产业的宏观质量管理与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知识和消费指引。

金属餐厨具质量安全风险较高

近期,质检总局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显示,2013年,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1192批不合格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不合格率为4.20%,不合格产品货值约1203.7万美元。不合格情况主要包括标识标签、安全卫生项目、外观质量、理化性能不合格等。安全卫生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蒸发残渣超标、脱色、丙烯腈单体与高锰酸钾消耗量超标、荧光检查不合格、重金属溶出量超标,检验检疫机构对此类不合格产品均做出了销毁或退运处理。

据白皮书分析,在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不合格项目中,标识标签、安全卫生项目、外观质量、理化性能及其他不合格分别占比55.2%、27.4%、9.4%、2.2%、5.8%,标识标签不合格占半数以上,且大多是进口产品标识标签不合格。

在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中,金属制品的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率为3.29%,是几类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中不合格率最高的,说明此类进口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风险较高。

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的国外餐厨具等食品接触产品品牌争相进入国内市场,但这些产品的出口商及其在我国的进口商对我国有关标签标识的技术规范要求却不够重视和了解,进口产品无中文标签标识或标签标识不规范的情况大量存在。因此,建议贸易相关方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产品技术规范要求,在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时,既要保证产品质量,也要规范产品标签标识。白皮书还建议继续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

进口“快时尚”服装品牌安全项目不合格率居高不下

不仅屡上质检总局监督抽查的黑榜,近日发布的《2013年度全国进口服装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中,“快时尚”服装也被着重点了名。据白皮书显示,2013年经检验的进口服装品牌多达100多种,其中很多是世界知名品牌。检验结果显示,许多“快时尚”品牌安全项目不合格率较高。

白皮书分析认为,“快时尚”品牌采用全球统一物流模式和买手制度,缺少严格的质量控制环节和针对中国标准的检测。此外,“快时尚”对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据白皮书介绍,进口服装的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和质量安全检验,不合格情况主要为纤维成分含量、色牢度、pH值和中文标识标签等。白皮书还指出,在对2013年度全国进口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项目检测中,纤维成分不合格占所有不合格项目比例最高,达到了49.96%,其次是色牢度,不合格比例30.72%,pH值不合格比例15.76%,甲醛含量不合格比例5.65%。安全项目不合格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隐患,其中甲醛超标能引发呼吸道和皮肤炎症等,而受禁偶氮染料与皮肤长期接触后会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

从2013年的抽样检验结果看,纤维含量的批次不合格率成为最多的质量安全不合格项目。

专家分析称,该白皮书的发布,将为国内进口服装企业在从事进口贸易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也为各级监管部门做好进口服装的检验监管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为国内进口服装产业的宏观质量管理与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知识和消费指引。

(以上稿件均由本报记者 何 可 采写)《中国质量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