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专利造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果您对专利造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感兴趣,请往下看。
财务数据造假,能通过统计计算反映出来;专利造假,却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引起关注,其中涉及的专利问题同样发人深省。
先来看一下万福生科的专利研发信息。据相关资料显示,万福生科首发路演的时间是2011年9月,该公司董事长龚永福表示,公司募投项目“循环经济型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技改项目”所用技术,均来自公司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的研究成果,不存在专利或所有权纠纷。万福生科还声称,公司在循环经济水平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位居国内同行业的前列。此外,公司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稻米葡萄糖结晶等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种种陈述似乎表明,万福生科有“强大”的科技实力,然而,据其招股说明书披露,上市时,该公司只有3件发明专利和11件实用新型专利,且3件发明专利的最初发明人均为林亲录。林亲录是何许人也?经笔者查证,林亲录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副教授,并非该公司的专职研发人员。从发明专利权属来看,上述3件发明专利中有2件是万福生科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共同持有,另一件是万福生科从专利权人林亲录手中购得。据笔者了解,其购得的这件专利发明,在提交专利申请4年之后才新增了肖明清、王湛淅为共同发明人。据该公司公开信息显示,肖明清曾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辅导公司上市半年后即辞职;王湛淅为公司监事,其工作经历中多次担任主管会计。
据笔者了解,增补发明人的行为一般发生在把本企业发明创造中的实际贡献者补上名单。如果将其购买的其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4年前申请并已授权的专利,再新增本公司内部关系不大的发明人,而发明专利内容本身不变,时机又恰好是在上市前夕,那就不得不令人生疑——可能是为公司上市而有意为之了。
再来细看其11件实用新型专利,均是公司在上市预备期(2009年)分三批申请,其中2009年4月24日提交了4件,2009年11月21日提交了6件,2009年11月24日又提交了1件。提交申请的时间如此集中,很可能是人为策划的突击行为。颇为有趣的是,许多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都在提交申请之后,申请改成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万福生科的核心技术及其创新发展的持续经营能力如何?据笔者了解,公司比较核心的技术与大米提取大米蛋白、米糠油的精练业务有关。万福生科招股说明书称,公司内部聚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和技术骨干,并且与国内稻米精深加工研究能力突出的科研院校组成了产学研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获得了一系列富有产业化价值的技术成果和核心技术。2009年12月以公司为主完成了中试,产品检验结果符合食品级标准,形成了生产工艺方案,为大米蛋白粉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用大米提取大米蛋白的方法”,同期完善了米糠油工艺路线,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米糠油的精练方法”。但令人费解的是,在提交申请时,“一种米糠油的精练方法”的发明人多达8个,“一种用大米提取大米蛋白的方法”的发明人有6个,而授权前,公司又申请将这两件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全部改成了董事长一个人,这种做法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诚信度。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公司研发队伍出了问题,也有可能在公司看来,专利只不过是为了上市、为了业绩需要而可以随意变化的产物。
“一叶知秋”,从以上万福生科专利信息透露出的痕迹可以看出,万福生科从普通粮油加工厂华丽变身为高科技上市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许还有更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尚处于冰山之下。披着华丽的外衣,但愿万福生科未来的成长轨迹能像它的外衣一样美丽。(顾金焰)
(编辑:朱杉杉)
好了,关于“发明人”专利造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