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松江“非遗”身边新时尚》,如果您对松江“非遗”身边新时尚感兴趣,请往下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见于展示馆,同样也可成为身边的文化新风尚。不久前举行的松江区首届群众文化“百姓明星”评选,有10位候选人别具一格:他们分别是顾绣、剪纸、竹编等技能的手工艺者,最年轻的仅25岁。有别于能歌善舞者,松江区为他们专设“民间技艺组”集中展示。
如何让“非遗”从展示橱窗中走出来,曾是困惑松江的难题。建县1260周年的松江,拥有11个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一度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由于许多传统技艺与农耕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其生存空间日趋萎缩。但另一方面,百姓对“非遗”并非没有兴趣。松江曾发放5万份问卷,许多民众表示,希望对这些身边的文化财富有更多了解和接触。
能植根现实生活,“非遗”便有了传承之力。十锦细锣鼓,是吹打艺人吸收昆腔艺术特色而形成的独特民间音乐。在其发祥地泗泾镇,以原有演奏者传人为基础,慢慢聚集起一支来自松江各地的民乐演奏队伍。他们分散在社区,不仅为居民演绎锣鼓专场,也为社区戏剧爱好者伴奏,让有300年历史的古戏乐又活了起来。
在松江,“非遗”进课堂也是传统技艺重焕活力的重要途径。叶榭“草龙舞”起源于唐朝农民祈盼丰收的仪式。叶榭学校开设特色教育项目,形成一支由50多名学生组成的舞草龙队,每周一课时学习传承这一民间舞蹈。学校还将“草龙滚灯”民俗编写进了特色校本教材。
顾绣也是松江的“非遗”,一幅尺方作品耗时至少3至4个月,1名绣女1年只能绣1—2幅作品,因此较难吸引年轻传人。为解决这一困境,区文化馆成立了顾绣工作室,同专职绣娘签订合同,逐年提高福利待遇。同时积极让顾绣“走出去”,先后参加了20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非遗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等活动。古老的技艺,正开拓新市场。
商旅文联动,使传统历史文化有了更广阔的生长空间。上海旅游节期间,松江不失时机推出对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文历史的介绍。方塔园内,影壁旁进行新浜马灯实体展示,厢房内请来绣娘和大师演绎顾绣和剪纸艺术。游客们感叹,原来民俗也可以这般动态、有趣、时尚!
松江“十二五”规划中,已为本地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留出空间。其中,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开发将结合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农耕博物馆、昆曲演艺中心、顾绣学馆、书画创作基地等设施。同时,沿市河、中山西路、秀南街,规划布置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销售点。泗泾古镇改造时,也将把修缮后的老建筑马泗宾堂作为“十锦细锣鼓”、“皮影戏”的演出和展示场所。曾苦恼于时过境迁的传统技艺,如今各有自己的粉丝和传人,成为松江一张鲜活的文化名片。(沈轶伦)
好了,关于“松江”松江“非遗”身边新时尚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