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道情皮影:传承之路在何方?》,如果您对道情皮影:传承之路在何方?感兴趣,请往下看。
道情皮影戏,亦称陇东道情皮影。魏力群教授称其为“农耕文化的典型艺术形态,道教文化的民间流传,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艺术群体”。它不仅是环县文化的象征,也是西北文化的象征,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皮影已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面对这一拥有着灿烂文化的艺术形式却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我们不禁想问:道情皮影,传承之路在何方呢?
历史
道情皮影是从窑洞中走出来的,它属于家庭戏、炕头戏、傀儡戏。农村演出全部行当一驴驮,一人挑纤,包白包唱,是独特的道情方式的表现。道情皮影内容十分丰富,它是陇剧的渊源,电影的鼻祖。不但唱腔表演美妙独特,而且皮影刻制精益求精,极其独到。它选用上等优质牛皮精心刻制,着色光洁透亮,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剧中人物道具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深受广大皮影爱好者、收藏家的喜爱。
在旧社会,由于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皮影戏的活动范围有限,从业人员也不多。直到光绪末年,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后,皮影班社才逐步有所发展。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后因苛捐杂税繁多,加之战事频繁,演出市场日渐萎缩,许多班社生活无法维持,只得停艺归田,或另谋生计。新中国成立后,皮影戏又随之风起云涌,不少皮影班社走乡串村进行演出。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电影、戏剧的普及,皮影戏又开始逐渐衰退。演出人员的后继乏人,观众的断层,显现着环县道情皮影令人忧虑的现状。
现状
环县道情皮影戏当代的生态环境,在全国来说应该属于保存最好的,县内现有50多家戏班、数百名皮影艺人,规模之大、阵容之强,是全国罕见的、较为完整的原生态艺术群体。环县群众热爱皮影戏,在环县农村可以清楚地看到质朴的民风民情与道情皮影戏的密切关系,可以看到当代农民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渴望时代文化的滋养。同时,环县皮影戏的足迹遍及国内外,曾经多次进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赞誉。环县还是全国闻名的“皮影之乡”,在皮影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受到过文化部的表彰。
但是在这种种荣誉光环的照耀下,道情皮影却也有着几乎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尴尬局面:走在一条艰难的表演和传承道路上。通过对环县著名的皮影艺人施成林老先生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以下一些道情皮影的现状。
施成林老先生说,自己1947年出生,7岁开始学习道情皮影,至今已经有将近60年的从艺生涯了。自己平时的主要生活方式还是务农和劳动,演皮影戏最大的原因是自己喜爱。道情皮影艺术是老人们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经过一千多年的磨练,其实已经具有了完整的戏剧形式。它的表现形式独具特色,自己通过实践也希望能对道情皮影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充实。很多人只是把它看成平时娱玩的项目,但自己却一直将它看做戏剧,看做一门完整的艺术。
从与施成林老先生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在表演方面,道情皮影受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影响。主观方面,首先,经济收入方式多样化、多选择,很多人宁愿选择出去打工赚钱,也不愿参与皮影的学习和演出。其次,场次无法保证。因为很多皮影艺人还要兼顾农活,除了定期春耕秋收的农忙时间以外,有些人还会趁农闲出去打工,表演场次就无法保证。客观方面,首先,多种多样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让人们宁愿选择逛街、去KTV唱歌也不愿去看皮影戏。其次,庙会的淡弱,使得承载皮影戏的平台逐渐没落。
在传承方面,施成林老先生告诉我们,首先传承人要有好的天赋,其中包括好的嗓子和惊人的记忆力,还要能达到入戏的境界。可是现在的传承人不好找,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习皮影戏。现今学习道情皮影的人群中,35岁以下的几乎没有,35岁到40岁之间的也只有寥寥几人,40岁到50岁的人占70%左右,剩下的都是50
好了,关于“道情”道情皮影:传承之路在何方?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