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湖南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会 “中文网”网络文学运营商风起中文网正式上线 “商业秘密”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及企业合规沙龙在京举行 “知识产权”安徽阜南:设立维权援助工作站 “臭氧”我国自主研制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监测到北极“臭氧洞” “牡丹”洛阳牡丹红茶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企业”战疫·创新|广东保护中心: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知识产权”山东对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项目开展中期考核验收工作 “全自动”逐梦“中国芯”驶入新时代 “知识产权”辽宁成立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协会 “专利”山东省在潍坊调研专利代理行业 “荥阳市”荥阳市召开超硬材料产业专利导航规划成果报告会 “常熟市”南京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假冒商标注册案 “桐庐”用前东家技术开公司侵犯商业秘密被起诉 “专利”西安阎良举办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活动 “专利”山东省在烟台调研专利代理行业 “品牌”武汉举办品牌管理专题培训会 “知识产权”山东首家知识产权仲裁院成立 “阳光”提供《战狼2》播放链接今日头条被诉侵权 “青海省”青海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 “潍坊市”潍坊市第二届专利奖评选结果揭晓 “商标”乌兰察布市实施商标战略推进会召开 “三星”微软三星:没有朋友只有利益? “知识产权”山东:把获得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重要目标 “专利”宁波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注册用户突破2600个 “花卉”大连国际花卉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暨经贸合作洽谈会开幕 “种业”七部门协同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2019北京国际品牌节火热进行中 “老字号”重庆:九个老字号玩出新花样 “郓城”郓城查获一倒卖假冒包装案 “项目”乌鲁木齐市首批专利实施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版权”山东印发省属文化企业版权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蓄电池”河北永年电力员工发明专利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特色小镇:凝聚创新力量助推产业发展 “电影”电影改名背后的商业秘密 “蜘蛛人”蜘蛛侠或将回归“复联”索尼被曝欲转让版权 “总量”知识产权将纳入新GDP核算经济总量增万亿 “诺基亚”诺基亚专利战初步胜利黑莓制造商或将交税 “江苏省”江苏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成立 “发明人”石家庄民间专利转化在路上 “綦江”重庆綦江新增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 “气象”气象局修订气象科技成果登记实施细则 “腾讯”天价购影视剧遭皮皮网盗播腾讯一怒索赔606万 “制造业”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转基因”警惕利用科学常识缺乏搞不正当竞争 “自己的”美华裔被控盗取商业机密判处15年徒刑 “崂山”青岛茶树新品种有望冲刺“国字号” “陶瓷”中国首个陶瓷版权网络交易平台开通 “大宁”“当代水墨画鸭第一人”的版权困扰 “圆明园”圆明园“拾光买卖街”开街吸引游客前去“打卡”

“知识产权”湖南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会

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白银产业:闪耀知识产权光芒》,如果您对白银产业:闪耀知识产权光芒感兴趣,请往下看。

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因为美丽,博得人们喜爱;因为柔和,受到人们青睐。近日,世界白银协会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白银加工国,中国白银供应及需求量占全球总供需比例已由20余年前的5%和3%增长到14%和17%。在国内市场一路飙升的同时,中国白银产业也正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知识产权,在白银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

专利为产业助力

时下,“炒不起黄金炒白银”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于是,白银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香饽饽”。与此同时,各种银器、银饰、银币等也蜂拥而至,让人目不暇接。日前,记者在走访多家大型商场后发现:专利,已成为越来越多白银加工企业“驰骋沙场”的利器。

“万足银饰品焊接工艺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银饰品焊接技术,该技术已于2010年6月获中国发明专利权。”山东蓝天首饰有限公司(下称蓝天首饰)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工艺能够实现银饰品的迅速熔接焊接,不仅可以有效保证银饰品的成色,而且能够确保焊接后的饰品表面光滑圆润,并能节省焊粉,提高生产效率。

据了解,该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已先后提交了几十余件专利申请。与此同时,公司旗下的“蓝天”、“赛菲尔”两大品牌,已分别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和国际知名品牌。“专利申请与授权推动了品牌的成长,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该负责人表示,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银饰品时,觉得拥有专利号的产品更具有价值,也更愿意购买此类产品。

其实,像蓝天首饰这样在市场化的浪潮中重视研发,逐步采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加工技术的企业并不在少数。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专利检索”栏目,以“银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3种专利共计156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实用新型专利24件,外观设计专利105件。发明专利多集中在银饰品的加工工艺上,外观设计专利则基本集中在银饰品的形状上,这些专利为白银加工技术的运用与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非遗为产业添彩

史料记载,我国最早出现银器的时代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从此以后,银这种熠熠发亮的金属,便变幻出各种不同的姿态,装点着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中国银文化也在历史长河里传播开来。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白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是一种独特的铜银工艺品制作工艺,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2011年5月,它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大为向记者介绍到。

据了解,乌铜走银又称“黑色的铜,白色的银”。它以乌铜为胎,先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纯银熔化,“走”入花纹图案的刻痕中,再利用高温和化学处理使银与铜融为一体,经过冷却、打磨、抛光、捂黑等技术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纹图案,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乌铜走银时非常看重非遗这块牌子。”丁大为表示,乌铜走银生产工艺复杂、要求严谨,产品价位从几千元到10多万元不等。即便是价位较高的产品,因为做工精细、富有文化内涵,仍然颇受消费者喜欢。

除了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以外,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也开始逐渐走向市场,以亮丽的姿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借助非遗的魅力,带动产品产业化,不仅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也有利于非遗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记者孟逸君)

(编辑:刘珊)

好了,关于“专利”白银产业:闪耀知识产权光芒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