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55项知识产权金融产品破解融资难 浙江省抽检:2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吉林省抽检369批次食品 4批次不合格 安徽马鞍山公布第18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1批次食用油不合格 广东省广州40年市场主体增长百倍、注册商标增长千倍 江西鄱阳农民自制“排石床”救病妻 获国家专利 要提高老年人对骗术的“免疫力” 反垄断法施行13年后迎来首修—— 保护竞争 鼓励创新 加大威慑 河北省抽查潜水电泵产品样品20批次 不合格2批次 四川省成都市工商局:25批次电源适配器抽检不合格 重庆新增2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总数达81家 微博也有著作权 140字也不能随意使用 “著名商标”面临全面清理 质押没戏宣传价值大缩 总局通告8批次食品不合格 破解“网红”产品套路需多方“拆招” 河南省焦作市工商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不合格商品名单公布 打假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苹果三星专利案后续:法院拒绝再开听证会 江苏南京溧水区商标战略成强企富民“金钥匙” 在音乐版权独家授权上,腾讯是否“筑高墙” 江苏南通“鸿雁不见面交易” 注册商标获准 广东省深圳市食药监局:6批次餐饮成品不合格 有关欧洲统一专利法院的最新进展 江苏泰州举行“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宣传活动 福建三明市积极营造商标保护发展环境侧记 湖北襄阳举行首次线上专利挖掘和布局、专利政策解读专题培训活动 网购假冒伪劣商品频现本月起严打电商售假 天津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塑造良好营商环境 湖北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肉制品等14批次食品不合格 广西食药监局:3批次药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湖南湘潭两年拨付专利资助221万 专利申请授权量实现连增 四川广元昭化区打好护航知识产权“组合拳” 安徽滁州中院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 国家广电总局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果 湖北省黄冈市食药监局:2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辽宁大连出实招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1批次水杯检出大肠菌群 企业国外参展应注意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厄瓜多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成功举办 浙江杭州6月食品安全抽检结果出炉 这些商品不合格 网络购物遇假货几率越来越小 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食品处置情况的公告(第十三期) 商标之争再起波澜14亿赔偿官司发回重审 缠斗多年加多宝滑落巅峰 齐柏林飞船乐队版权诉讼遭上诉 北京市食药监局抽检食用农产品409批次样品不合格4批次 使用二次创作的作品应获双重授权 欧洲专利局对其“抗击冠状病毒”平台进行升级 有关USPTO eMod项目的最新进展 格子军团案件表明知名单词和短语可注册为商标 淘宝联手广州警方破获2000万假运动服案

大数据是否适用著作权保护?

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无疑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角色,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大数据著作权保护也成为焦点之一。在我国,很多人的印象中往往存在一种既有观点,即大数据没办法用著作权予以保护,但可以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救济,同时,未来应适时创设大数据相关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纵观业内的意见,著作权无法保护大数据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大数据本身不是创作成果,顶多是若干个处于公共领域或属于他人所有的数据、信息的集合;被收集的单个数据或信息,要么属于社会公共资源,要么过于简单缺乏独创性,要么属于他人所有,海量数据的收集者不能对此主张排他性财产权;数据选择、整理、编排及组合本身难以达到“独创性”标准,故也无法作为“汇编作品”受到保护。

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作品。任何作品都是若干个元素(数据)的集合或汇编,而非仅仅只有“汇编作品”。汇编作品并不是与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并列的一种表现形式上的作品类别,它只是用于划清汇编者与被汇编内容所有者产权边界的一个概念。大数据是否构成作品而予以保护呢?反过来,是什么阻碍我们不把大数据视为“作品”呢?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数据的收集者、整理者、编排者不被认为是在“创作”,大数据没有体现编排者的思想情感或独特个性,顶多只是付出了一些“额头上的汗水”,而没有添加自己的智力表达。事实上,这种概念化地理解“作品”的逻辑根源,在于太过文学化、浪漫化地理解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创作”,而忽略了著作权法实质上是财产法则、市场法则这一根本定位。

笔者认为,著作权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投资,合理分配资源和收益以及维系市场公平竞争,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和激励创作。从逻辑上看,著作权保障了投资回报、维系了公平竞争,自然也就激励了创作,所以不能反过来说,著作权法只关心文学艺术创作,而与商业投资无关。其实,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实际上是“财产”,而赋予某种财产排他性权利的理由只有一个:该财产具有一定的稀缺性。而“稀缺性”取决于供求关系,当供大于求时,就应该提高独创性的认定门槛;当供小于求时,就应该降低独创性的认定门槛。

大数据往往不被视为“作品”的第二个理由是,大数据往往缺乏独创性。如何理解“独创性”?是不是表示智力表达必须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或独特个性,必须达到一定的审美或创作高度,必须与同类已有表达迥然有别才叫“具有独创性”?在笔者看来,作品的“独创性”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考量因素:创作难易程度、投入成本;同类智力表达的供应量;商业上的成功;艺术美感;市场价格;受欢迎程度。

那么,不具有独创性的大数据要不要保护?在笔者看来,如果大数据产出有投资,且供应满足不了需求,则意味着该大数据有独创性,就可以用著作权保护;如果供应远远大于需求,没有多大价值,则该大数据没有独创性,不应该用著作权保护。同时,没有独创性的大数据也不应该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因此,大数据和作品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都是选择、编排、表达或组合;独创性与作者个性无关,其本质是评判涉案智力表达的稀缺性或供求比。对于具有独创性的大数据,就用著作权保护;对于不具有独创性的大数据,就不应当以任何法律予以保护,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此外,在现有法律制度条件下,无需创设所谓的“数据产权”,但可以在著作权法层面考虑大数据的特定保护期。(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熊文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