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市市场监管局:63批次食品不合格 安徽省宁国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88批次 2批次不合格 安徽省合肥市食药监局抽检调味品9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知识产权:打开创业创新成功的大门 湖北恩施州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州域公共品牌 辽宁省集中销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43.5万件 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4期) 四川省商标受理处又增一处 共设成都、雅安、德阳、泸州、南充5地 浙江省“四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亚马逊新专利:快递包裹靠降落伞从无人机飘到你家里 大数据时代平台商侵权风险加大 海南三亚去年专利申请量275件 江苏昆山组织举办知识产权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 战疫·创新|知识产权行业如何适用“不可抗力”? EFF等组织要求脸书向用户提供内容申诉机制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77批次食品 1批次不合格 广东省梅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粽子186批次 不合格2批次 阿里已掌握十余家售假商家证据将陆续发起诉讼 全国打假办:抽查显示电商产品不合格率达26% 英国脱欧:广播等机构应注意版权问题 美国一发明人起诉日产专利侵权 卖假冒“哈雷”夫妻档坑坏境内外买家 黑龙江省虎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美国游说组织反对将通用食物名称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议 江苏南通通州: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打造全国领先保护平台 江苏省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分赛成功举办(图) 商标权和著作权成侵权重灾区 陕西省宝鸡高新区知识产权组合拳助企创新 意大利专利商标开通国际商标申请在线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抽检203批次食品 不合格11批次 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解读仿制药管理新政四大看点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知识产权犯罪择一重罪处罚的适用 山东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弹簧软床垫产品抽查不合格 时评:“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假货”,该出招了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年专利执法办案2.4万件 “互联网+知识产权”时代来临 知识产权创业公司获得5000万元融资 重庆市黔江区市场监管局公布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 贵州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联系机制 天津:13类著作权下月起免费登记 2家商超销售不合格豆角 已启动下架及召回程序 四川内江隆昌打响商标专用权保护战 潍坊16企业检出不合格产品 中国专利5月排行榜出炉 发明授权榜单日企踊跃 《2017年中国专利统计年报》发布 法国专利法修订将推动专利申请增长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24批次农资产品抽检不合格 店址飘忽不定 证照鱼目混珠 网络餐饮乱象仍存 安徽省安庆市市场监管局抽检45批次糕点 不合格1批次 2018年黑龙江省取得应用技术成果1172项 授权专利19435件 高校专利转让,回归创新初心

恶意抢注“丁真”商标,倒逼监管惩治“较真”

近日,四川康巴小伙丁真的视频一时间传遍全网,连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都连发三推,向全世界介绍丁真。丁真的爆红也让一些企业嗅到了商机,“丁真”商标疑遭抢注。据媒体报道,11月14日以来,多家公司提交了“丁真”商标注册申请,类别涉及日化用品、教育娱乐、网站服务等。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看来,商标抢注,尤其是恶意抢注行为不可取。(12月15日《法治日报》)

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抢注商标已经成为商界一种惯性动作,因为抢注了某种商标,就等于抢占了市场先机。比如,一些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名人,及具有轰动效应的突发事件,其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因而也必然成为商家抢注商标追逐的目标。然而,商标不是想抢注就可以抢注,一些恶意抢注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商标作为区分商品来源的标志,一直是商家用以吸引消费者和积累商誉的利器。但现实中,也有商家为了“搭便车”,将明星、电影角色名称等注册为商标。“乔丹”“007”“哈利波特”……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成了“有心人”的抢注对象。同时,恶意抢注他人商标的、囤积商标待价而沽的、傍名牌的等五花八门,既损害在先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危害极大。

从法律层面上看,恶意抢注商标,与商标法相悖。根据商标法规定,“不以使用为目的”“侵害他人在先权利”和“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等诸多情形都可能构成恶意抢注。比如,“中央一套”成了某避孕套的商标,“鸟巢”“水立方”分别成了男女内裤的“标志”,恶意抢注行为,已经成为违背公共道德、破坏经济秩序、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一大公害。又如,商标法规定:“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事实上,许多被抢注的他人商标,事先均未得到代表人及代理人的授权,其抢注他人商标,属于恶意注册,是不合法的。比如,“丁真”商标被抢注,大都未经丁真授权。

事实上,恶意抢注行为高发,缘于监管门槛太低。正因为商标批准和管理部门对申请商标门槛太低、把关不严、监管缺位,才导致一些无德甚至违法商标相继出笼。既然恶意抢注商标不合法,那么商家是如何抢注成功的?除了拷问无德抢注者之外,我们是否也应该问责一下,商标批准和管理者呢?

换言之,恶意抢注“丁真”商标,倒逼监管惩治“较真”。首先,需要在立法上进一步明确,非正常商标申请及恶意抢注行为的特征及罚则;同时,必须提高商标申报门槛,商标代理机构、审查机构发挥作用,在申请提交、注册审查等环节,加大对非正常或非善意商标申请行为的识别和拦截力度,让商标注册和使用事项正本清源,并对商标使用情况,实行过程管理;再者,建立恶意注册嫌疑人名单数据库等,实行信息共享,对失信人实施联合惩戒;特别是,针对恶意抢注囤积商标等行为,除了对违法商标进行依法注销,对涉事企业及个人进行严厉查处之外,更要追责违法商标审批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