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秒,女主播还在试穿产品;后一秒,镜头里突然出现一群便衣警察,直播戛然而止。这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在近日上海首例网红直播售假案中。拥有百万粉丝、年收入上千万元的头部主播廖某,怎么也没想到,一场卖货直播竟然演变成抓捕现场直播。
据了解,这一案件的侦破是警企合作的成果,由阿里安全协助上海警方侦破。应该说,这既是一次严密的抓捕行动,也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不少网友都为此点赞。其实,之前类似的直播售假案件并不少见,为何此案格外引发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案中的嫌疑人是在直播现场被抓获的,对打击直播带货售假具有很强的示范和警示意义。
近年来网络直播平台发展迅速,在刺激消费、满足消费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网络主播夸大宣传、知假售假,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时有发生。此案例也提醒我们,面对直播售假,重申监管、加强规范,精细化分析、精准化打击,势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售假的行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规制。除《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之外,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全力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覆盖,引导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无规矩不成方圆。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直播经济生态,各方必须立即行动,形成合力。
平台必须做好主播的资质审核,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强化商家、主播的合规守信意识。在面对消费者维权时,平台既要积极协助,更应该对涉事主播依法依规给予处理,净化平台。主播应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地推荐产品,充分认识作为主播和经营者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在引导消费者踊跃购物的同时,也要注重消费者的售后服务诉求特别是维权诉求,绝不能只要人气,不负责任。监管部门则要加大对直播平台的引导、监管和查处,对网络直播中的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惩治一起,形成有效震慑。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和相关品牌权益,直播带货方能长远发展。(广州日报评论员刘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