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实施商标兴市战略 聚力发展品牌经济 山东东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推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管理平台建设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2017)》发布 专家建议谨慎认定直播等泛游戏产业“合理使用”游戏内容 “山寨图书”的歪风该狠刹了 江苏省南通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608批次 70批次不合格 第六批山东枣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动漫“熊大”遭侵权 著作权人获赔偿 网游纠纷中恶意侵权且情节严重 可依法实施惩罚性赔偿 “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论坛”呈现六大亮点 青海省海北州抽检:1批次菜籽油样品不合格 福建省将设省级产业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中心 大同市严查互联网售假商标侵权 走近3·15,价监竞争在行动——市场价格稳定 保障群众消费安全 隐私权不能规避著作权侵权责任 新疆抽检:娜非沙红枣味红糖等3批次食糖不合格 广东省茂名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食品相关产品抽查不合格 重庆长寿销毁一批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发明专利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河南漯河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与立法救济 粤启动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佛山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韭菜抽检不合格 实施“知识产权+”七项工程 河南将建9个试点示范城市 萨摩亚加入《马德里议定书》 漳州发放第一批商标注册书 系福建5个窗口首例 天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授权量突破1000件 山西省食药监局:10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辽宁6月起严打微信公众号、APP侵权盗版 二〇一三年上半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情况分析 北京市食药监局抽检5类食品706批次样品不合格4批次 河南郑州市抽检96个批次油样 2个批次油样不合格 印度电影制作人在与谷歌和优兔的版权诉讼之争中获 不合格儿童家具名单公布 青岛部分商家仍在售 苹果获零售店新专利:智能照明天花板 秘鲁版权执法新策略:联手国际版权组织打击网络盗版 贵州省抽检:镇远红酸汤等3批次调味品不合格 安徽省安庆市市场监管局抽检80批次食品 3批次糕点不合格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4批次电饭煲产品不合格 浙江省食药监局抽检食品20批次不合格 药监总局再发网上药店黑名单:不乏救命药 广东省清远市市场监管局:豇豆等7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江西大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1批次车用尿素水溶液不符合标准要求 USPTO驳回了达拉斯独行侠队递交的商标申请 市场监管总局抽检食用农产品样品1619批次 不合格16批次 黑龙江省食药监局抽检104批次食品1批次不合格 企业字号与他人相同 是否构成侵权 治理“短视频追剧”侵权 平台责无旁贷 不要让农村市场成为假冒伪劣的法外之地

让网络视频行业版权保护走向明晰

《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近日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二审稿不仅对现行《着作权法》做出了较大的修改,其针对一审稿亦做出了一定的夯实及补充。

作为知识产权行业的从业者,同时又是网络视频行业从业者,笔者希冀以二审稿之于视频行业的影响为切入点,从加大司法保护力度、统一权利人认定及提高法定赔偿共3个方面,浅谈对二审稿的看法。

将“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及其他视听作品”纳入《着作权法》项下的“作品”之定义中——

加大对视听作品保护力度

我们观察到,一审稿即已将现行《着作权法》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改为了“视听作品”,而此次二审稿进一步对“视听作品”作出了分类,即将“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作为“视听作品”一部分进行了区分。该修改较大程度地破除了目前相当多数量的视频作品无法落入现行《着作权法》项下“作品”之定义而受法律保护的窘境,将使得更多应通过《着作权法》予以保护的作品得以囊括在法律保护之范围内。

尽管与一审稿相同,立法者仍未对何为“视听作品”予以明确定义,但从立法安排上来看,其无疑针对目前实践中常见的视频剪辑、短视频、网剧等与“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存在较大区别的作品进行了区分。我们认为,此定义将对目前司法实践中难以归类或存在争议的特殊类型的作品进行更好的保护。比如,在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着作权纠纷案中,原被告双方对于涉案作仅36秒的短视频是否构成《着作权法》项下的作品曾产生过争议。尽管在本案中,法院从认定相关智力成果的三要件为出发点,最终得出相关短视频构成类电作品的结论,但此判决一出无疑突破了实践中对类电作品的一般认识。而若最终该条之内容能得以通过,不但前述36秒的短视频是否构成作品将不再构成各方争议焦点,同时亦明确了对于日新月异的新型视频作品而言只要作品具备视听属性,即属于《着作权法》项下“作品”之定义,便得以名正言顺地获得保护。

夯实“制片者”表述,采用“由组织制作并承担责任的视听作品制片者享有”作为权利人认定标准,厘清了目前行业中对“权利人”认定存在的矛盾——

丰富其他视频作品权利人认定方式

由于现行《着作权法》中并未对“制片者”作出明确定义,而影视视频行业中在针对署名的方式上各行其是,比如会采取“出品方”“摄制方”“联合出品方”等各类不同的表述方式,而究竟哪一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片者”可以说仍是法律上的“真空地带”。目前在司法实践中,为了完善自身的权利,权利人一般会以片尾署名出现的全部公司视为完整权利链中的权利人,且法院在认定是否具有完整权利之时,一般也以通过审核是否具备片尾署名中全部署名单位(个人)之授权文件来认定版权的完整性。但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容易造成(末端/最终)权利人巨大的工作量,需要逐一向署名方要求提供授权文件,以兹证明相应的权利;另一方面,事实上许多署名者仅有署名之权利,且部分权利人不便乃至无法出具相应书面文件,进而导致版权链的断裂而致使权利人无法维权。因此,二审稿中对“制片者”这一模糊概念予以明确,将有助更好地认定明确的权利主体。

此外,二审稿除了将“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的着作权归属做了明确的规定以外,对于不属于合作作品或职务作品的其他视听作品,赋予了由作者及制作者共同商议之权利,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对作者权利的保护,削弱了制作者在此的地位。

当然,我们理解,无论是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抑或是简单的视频剪辑等其他视听作品,随着观众对美感的要求不断提高,事实上此类作品从筹备到发行一般均需由多家公司共同合作,故此,编剧、投资方、出品方、承制方之间关系复杂。所以,尽管二审稿相较于现行《着作权法》就权属认定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规定,但相较复杂的行业实践仍显简单,在确定着作权人时仍需对合同的具体约定进行明确。

引入“惩罚性赔偿”,极大提高了法定赔偿额度——

减轻被侵权人举证责任

此次修正案关于赔偿金额的调整,凸显了国家层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对视频行业而言也是空前利好。从目前的主流判赔金额来看,法院主要还是以法定赔偿限额为准,即在人民币50万元的范围内酌定相应的赔偿金额,而对于视频行业而言,赔偿金额无疑是杯水车薪。

以网络视频平台而言,要在平台上传播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首先需要花费重金采购或投资相应作品,而后又需要承担高昂的带宽及服务器成本以确保用户能够欣赏到优质且稳定的视频播放服务。由此可见,普通的网络视频盗版行为对版权方及平台方将造成的损失极大。但可惜的是,由于视频观看行为等均系通过网络行为发生的虚拟行为,对于权利人而言根本难以直接提供证据证明某一视频的盗播行为对公司产生的具体、直接损失,故在过往的案件中由于无法提交更为充分的证据,权利人只能接受法院酌定的较小数额的法定赔偿。

在目前已经进行的《着作权法》修订过程中,尤其是二审稿,立法者取消将“权利人由此受到的损失”作为适用“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标准的前提,同时也明确了“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这些具体的规定有助于权利人得到更多的保护,并减轻已十分严峻的举证责任。同时,我们认为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侵权人的违法成本,对其今后侵权行为亦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当然,除了前述笔者提出的具体内容,本次二审稿在“作品”的定义等均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与补充,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本次《着作权法》修改,共同推动《着作权法》修改工作有序进行。(作者系爱奇艺公司法务总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