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级新区——江苏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有一家蓬勃发展的机器人研发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拥有30多件发明专利的理工男李健,是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这家研究所并担任技术总监的。近年来,李健一方面从事技术创新工作,一方面建立健全研究所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运用体系,还积极参与江苏省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等。不久前,李健被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授予第三批“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称号。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运用的桥梁和纽带,”李健介绍说,知识产权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多种运营方式而赢利,他们研究所十分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合创新,打造了智能制造技术相关的产业生态圈,还孵化了一批优质的产业化公司,2019年研究所孵化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已近3亿元。近年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投资1亿多元打造了一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已累计申报各类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220项,其中 发明专利120多项,已研发出1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10多个新技术和新产品,包括协作机器人、穿刺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低速无人清扫车、智能化护理床等,技术创新能力在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中名列前茅。
为了组织实施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身为江苏省知识产权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李健,在研究所牵头成立了知识产权部,配备了专兼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为研究所的专利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知识产权贯标,更关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是保证技术创新型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基础。”李健认为,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贯标”是企业腾飞的一双“翅膀”,缺一不可。为此,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打造知识产权“贯标”新样板。
“我国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仍亟待加强,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李健说,知识产权人才是一种高层次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个人有专业基础和学习意愿、企业有实际业务需要、政府有政策引导和支持,这是社会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为江苏省、南京市知识产权领域的技术专家、项目评审专家,李健积极参加了江苏省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江苏省发明协会的工作,参加省市知识产权技术研讨和项目评审工作,为江苏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建言献策;他还积极参与江苏省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多次帮助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把关,选拔和推荐优秀的企业,让项目承担单位更好地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团队建设,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