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开展乡村振兴、留住乡愁的重要依托,是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云南大理祥云县凭借优渥的青铜文化、马帮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资源,开展充分的田野调查,挖掘、整理出优秀的区域文化资源,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杠杆作用,撬动文化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良性力学互动模式,通过建立“三个一”文化传承制度,释放文化传承价值。
一是建立田野调查保护制度,筑牢一张非遗保护网。以祥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具体业务指导,认真开展田野调查,通过调查、收集和整理,深入挖掘和研究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细做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工作。
在遵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性、生活性、原生性、时代性为核心,培养了一支拥有特长技艺、热爱乡土文化、热心技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鼓励条件成熟的传承人开办传统手艺公司。目前,云南驿镇、禾甸镇、刘厂镇和沙龙镇等乡镇,在珐琅银器、土陶、土锅、土碱、麦芽糖等非遗产品的制作领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汪氏银器、大营土陶、虞氏土锅、麦芽糖等多次参加三月街民族节、旅交会、南博会、上海桃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提高了非遗产品的知晓度,开拓了非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目前,祥云县共有19个传习所(点),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6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2项。
二是完善网格化传承制度,培养一批优秀传承人。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结合祥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情况,联系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多举措打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渠道。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请进来”专家和国家级的传承人,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手中的技艺留存好、传承好、带动好;“走出去”开展传承人群技能研习培训,搭建禾甸镇大营社区村委会和大理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段树坤扎染的人才研习培养,输送优秀的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合计13人到浙江师范大学学习,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美学意蕴,深度挖掘非遗商品的市场价值,最大限度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转化为市场经济价值,鼓励更多的传承人履行好传承义务。目前,祥云县共有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9人。
三是多渠道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一条文旅融合发展路线。发改、民宗、文旅、住建、教体等部门密切配合,对具有特点的民族村寨从历史、人物、宗教、传统民居、传统技艺、民风民俗等方面开展田野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精准制定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借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团结示范村、历史文化名村、优秀红色旅游乡村等项目的申报,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以乡镇党委政府为主抓部门,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凭借民族民俗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体育竞技活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目前,东山乡小庄子、下庄镇金旦村、禾甸镇七宣村、刘厂镇王家庄、米甸镇波罗村、祥城镇白龙潭村等村庄,已经成功申报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团结示范村、历史文化名村、优秀红色旅游乡村等项目,通过举办哑巴节、尝新节、七人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旅融合和旅游+模式得到有效实施,吸纳了周边剩余劳动力,乡村旅游发展已初显规模,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陶园园、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