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大型网络购物节,“618”承载了很多人的期待,不过也面临不少消费者的吐槽。中消协调查显示,消费者的吐槽内容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价格竞争、短信骚扰、红包活动、假冒伪劣等五个方面。
通过观看直播下单了一台空调,商家却迟迟不发货;消费者即使不想消费,也会受到各种广告短信的骚扰;鞋子的鞋头歪了,平台检测竟然也能过关……
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大型网络购物节,“618”被寄予厚望。不过,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的《“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18”大促也不乏消费者的吐槽。
对此,中消协有关负责人指出,“618”槽点背后,直播平台责任意识缺失、部分电商平台红包“邀约”有名无实等五大苗头现象值得警惕。
吐槽集中在五大方面
《报告》显示,今年“618”期间,消费者 “吐槽”内容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价格竞争、短信骚扰、红包活动、假冒伪劣等五个方面。
6月17日,有网友反映称,自己在4位带货主播宣传下,在某平台“国美电器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台1999元的格力空调,当时标注是5月28日发货。等到5月28日,商家改到5月30日前发货,但两天后仍旧没有发货,追问后客服让“耐心等待”。直到6月16日晚上,还是没有发货,国美方面直接给退款了。
除了直播购物遭遇麻烦事,短信骚扰也让人烦。《报告》显示,部分店铺以优惠券为诱饵,引导消费者加入其店铺会员,收集用户手机号后精准推送节日噱头的广告短信。近两个月以来,“五一”“儿童节”“618”,三次促销轮番精准“轰炸”,让人防不胜防。消费者即使不想消费,也会受到各种广告短信的骚扰。
网购遭遇假冒伪劣也是网友反映强烈的热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监测期内,共收集与得物APP有关的吐槽信息8735条,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退货收取鉴定费、优惠券等问题。
此外,有消费者反映,在某电商平台红包抢了几百个,合计只有几元钱。还有消费者指出,有的商品降价太快。
吐槽背后的一些苗头问题值得警惕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指出,消费者吐槽背后,反映了电商集中大促存在的一些苗头问题,比如,火爆的直播带货营销场景中,平台责任意识、品质意识缺失的现象,值得警惕。
此外,以价格引流量的促销竞争中,无视消费者合法权益与良好感知的做法;短信促销的频繁精准轰炸中,消费者“防范意识疲劳”“选择默认侵权”的现象;以红包“邀约”消费者参与平台大促互动“游戏”中,有诺无信、有名无实的问题;电商多头格局态势下,个别购物平台公然出现的霸王条款、售假等都值得关注。
建议采取措施避免问题周期性再现
为解决“618”大促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其周期性再现,中消协建议,通过释法赋权、依法监管以及制定行业规范等途径推动和约束直播带货行为进入法治轨道。直播带货平台多、主体多、方式多、涉及商品或服务种类多,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通过相关机构释法赋权明确权利义务主体和监管维权路径依据,让执法主体“长牙齿”、有利器。通过落实法律责任令相关各方 “各司其职”,助推直播带货行为提速步入法治轨道。
同时,创新网络消费维权机制,通过建立网络促销消费投诉公示制度 、晒“红黑榜”倒逼企业规范行为,自觉诚信。建立完善网络促销活动中直播带货、促销价格、红包优惠等行为的诚信评价机制,补齐网络购物消费维权社会共治不足的短板。
在治理短信骚扰方面,中消协律师团律师李斌建议,加快推进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进程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引导活动并重,从而实现对消费者保护个人信息意识的“高唤醒”。
针对部分电商平台出现的霸王条款、售假问题,中消协建议,加强对电商平台的培训引导与广泛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霸王条款、奇葩规则等坚持露头就打。一方面,通过行政指导、法律法规培训、典型案例警示等途径提升不同电商主体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使其“知规则、明边界”;另一方面,通过平时与特定时间节点相结合、网民投诉与执法监督相结合等形式多样的网络促销“监控哨”,实现对各种网络消费场景的全面监督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