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特别是针对长期存在的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现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提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保护,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并从强化制度约束、加强社会监督共治、优化协作衔接机制、健全涉外沟通机制和加强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效颇显。刚刚过去的2018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到76.88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提升至第14位;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提升至第31位。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举证难、赔偿低和侵权成本低等现象仍较为普遍地存在。由此导致的认定侵权难和违法成本低,成为了侵权人肆无忌惮的主因。
以被侵权方获得补偿低、侵权方违法成本低的“双低”为例,目前知识产权案件的侵权赔偿标准有三种:一是实际损失标准,即侵权人按照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二是违法所得标准,即在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三是法定赔偿标准,即在实际损失和违法所得都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进行酌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实际损失和违法所得都较难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绝大部分侵权案件最终采用了法定赔偿标准确定侵权赔偿数额,这就造成了前述的“双低”问题。
因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至关重要,也是决策层致力的方向。在今年4月公布的商标法修改决定中,明确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由修改前的三倍以下,提高到五倍以下,并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惩罚性赔偿额度达到国际较高水平。
此次《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快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修改完善,大幅提高侵权法定赔偿额上限,加大损害赔偿力度。要在专利、著作权这方面尽快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降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入罪的标准。可以想见,这些举措必将对侵权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相比加大惩戒力度,解决举证难就显得更为不易。的确,随着新经济业态的兴起,国际交往的密切和深入,令当前知识产权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的更大挑战。
当然,新技术也为维权举证提供了便利,日前鼓励发展的区块链技术,就可以运用到知识产权保护中。基于区块链本身具备的不可伪造及篡改、公开透明、跟踪溯源、分布式加密储存特性,可为版权提供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包括了作品的形成、登记时间和所有权归属等。以图片版权保护为例,据统计,此前每张图片版权确权费用高达数百元,为期一个月,利用区块链技术后,确权成本和时间均可忽略不计,彻底告别“盗图动动手,维权跑断腿”。
《意见》也提出,要探索加强对商业秘密、保密商务信息及其源代码等的有效保护,通过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在线识别等手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一言以蔽之,要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关键在于营造不敢侵权的环境,让意图侵权者心生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