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和发展
光电子发明专利最快可3个月授权
2018年4月1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建设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该中心面向光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这是湖北省首个获批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据介绍,该中心建成后,将形成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导航运营于一体,知识产权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互联动的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机制,极大缩短企业的知识产权授权和维权时限,让广大制造企业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并充分享受到创新所带来的成果和效应,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如“快速审查”,可将光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由原来的平均周期22个月缩短为3~6个月,有效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通过工业设计进行转型升级。
去年获批后,迅速开展了人员招聘与培训,目前,11名预审岗、预警岗人员和1名预审部门管理人员已按上岗要求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45天专利预审员培训,全部通过考核。4名维权岗人员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专利行政执法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专利行政执法资格,1名维权岗人员参加湖北省专利行政执法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省内专利行政执法资格。
对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与运行工作手册(试行)》及相关文件要求,目前,该中心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投入、办公场地装修改造、信息化及工作制度建设等建设基本完成,已初步具备验收条件。
省内首个知识产权快维中心落户武汉
汽车外观专利审查可10天授权
2018年7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在武汉开发区设立“中国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简称“武汉快维中心”),这是湖北省内设立的首家知识产权快维中心。继获批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后,武汉市成为全国唯一同时获批2个国家级“中心”的城市。
目前,武汉快维中心的选址、人员招录等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下半年建成投入运行。届时,汽车外观设计专利审查授权时间将从6个月压缩至10天。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武汉市最大的支柱产业。目前,新能源、智能网联以及智能化设备成为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方向。武汉快维中心的设立将为推动武汉市万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产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该中心定位于服务湖北省、武汉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汽车,中心验收并投入运营后将极大程度提升省内相关产业企业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审批时间,并可为相关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服务。
“在产业聚集区域设立快速维权中心,不仅可以为企业在专利申请、保护方面提供便利,更为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知识产权工作中心副主任张于威说,建立快维中心,更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快维中心将采取备案制,将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专利快速审查备案库,备案企业可在快维中心进行外观专利快速初步审查,随后通过优先绿色通道上报至国家知识产权局,拿到专利从过去6个月缩短至10天。
武汉市众多整车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每年都有大量专利申请,遇到众多知识产权纠纷,快维中心将为企业提供快速确认、快速保护和快速维权。
同时,获批国家级保护中心后,武汉将为国家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提供“试验田”,积极主动承担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各类创新试点,为全国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专利审查湖北中心年审结专利数达10.5万件
武汉已成为全国专利审查重镇
自2013年落户武汉光谷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简称“专利审查湖北中心”)持续提升专利审查能力,年审结专利数量达到10.5万件,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武汉已成为全国专利审查重镇。
专利审查湖北中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四方共建。在全国,除了北京,只在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天津、四川设有6家审查协作中心。
专利审查湖北中心主要围绕专利审查和知识产权服务两大职能开展工作,目前专利审查员队伍已达11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达93%,为我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作出卓越贡献,初步打造了一支懂技术、懂法律的多层次、高水平、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专利审查湖北中心先后与洪山区人民政府、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北(武汉)院士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签署合作协议,依托自身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和强企建设,在聚焦专利审查主责主业的基础上,为百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专利导航、分析评议、专利布局、高价值专利培育等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受到了一致好评。
知识产权服务业蓬勃发展
武汉市专利代理机构同比增长48.3%
2018年9月27日,在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与投资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咸宁某医院品牌商标被山寨侵权案二审胜诉,湖北省高院一纸裁判书正式下达,二审判令侵权方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商标所有者70万元。一改一审判决赔偿40万元的裁判结果,成为近3年来湖北省高院商标侵权案二审改判率仅15%的案件之一,同时,在湖北省商标侵权案件判赔金额超50万元的案件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律师团队成功为商标所有者争取到70万元的赔偿金额。
近年来,具备专利代理业务资格的律师事务所逐年增多,成功代理了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案件。
除了武汉市律师队伍在知识产权的专业服务领域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市知识产权服务业蓬勃发展,目前武汉市共有专利代理机构86家,同比增长48.3%。
东湖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迅速,全年新引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50家,总数达到240余家,其中新增21家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机构总数达61家。专利代理行业从业人数逾千人,其中本地执业专利代理人341人,同比增长约21%,代理人助理400人,同比增长约83%。
东湖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以优异成绩通过专家组验收,在服务体系建设、资源集聚、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获得充分肯定。积极建设企业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目前基本建成信息畅通、功能完善、服务协同、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具有较大覆盖面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服务“一带一路”和企业“走出去”
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建设贡献武汉力量
去年,武汉市倡导成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联盟”,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武汉知识产权研究会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联盟”成员的深度对接,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共同发展。通过交流与共享机制,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咨政建言、区域联动等方面持续创新合作模式,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纵深发展贡献武汉力量。
武汉仲裁委员会发挥知识产权仲裁高效便捷、专业性强、保密性好、无地域管辖限制等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企业“走出去”,为相关行业、产业集聚区、自贸区及专业市场等提供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解决渠道。同时,积极吸纳行业性、专业性、协会专业人士积极参与纠纷仲裁调解工作,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仲裁员、调解员。
同时,武汉市还深化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提升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水平。2018年11月22日至24日,武汉市举办第五届“华创杯”创业大赛活动。大赛吸引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个项目报名参赛,其中海外项目占18%。大赛筹备伊始,华创会组委会要求所有550个参赛项目均签署了知识产权声明,确保参赛项目真实、健康、合法,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进一步推进了外侨领域知识产权法制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与美国IEEE、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根据备忘录内容在开通IEEE标准研制绿色通道、举办国际标准人才培训和召开国际标准论坛会议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
2018年,全市商务系统围绕外贸“调结构、转方式”总目标,支持外贸企业加快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加快培育外贸品牌;支持企业开展商标和专利的国外注册保护,开展海外维权。加强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展会、大型专业市场的执法检查和维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