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国的盱眙龙虾、红红火火的淮安红椒、晶莹剔透的淮安大米、膏肥味美的洪泽湖螃蟹、味道鲜美的涟水捆蹄……犹记2018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一个个淮安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的惊艳亮相,不仅向海内外宾客展示了淮安地标的辉煌成果,更让人看到淮安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巨大魅力。近年来,淮安地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逐年增强,以126件地标领跑全国地级市。这些“贴”上含金量极高的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已经成为靓城、强企、富民的“金钥匙”。
重抓地标品牌培育助力农产品“点石成金”
淮安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优越的自然条件,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立足农产品资源富集的优势,敏锐地找到运用地理标志商标推动品牌兴农这个切入点。在地标培育和孵化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挖掘,精心打造,广泛推介,为地理标志商标的发展和百姓致富夯实了根基。
借助“政策+”,激励地标品牌培育。近年来,淮安市连续多年召开全市商标品牌战略工作会议,并作出专题部署,制定出台《2017-2019商标品牌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将地理标志商标发展目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质量强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市政府与各县区每年签订发展目标责任状,着力推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工作。在全省率先设立财政补助资金,对已注册商标给予每件800-2000元不等的奖励,对地理标志商标给予每件1-10万元不等的奖励。借助“服务+”,提升地标品牌质量。加强与市志办、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协作联动,对具有原产地特征的“名、特、优、稀”农副产品进行排查梳理、登记造册,建立孵化库,实行梯次化培育,联合制定淮安大米等地标使用管理办法,统一管理,保证质量。地理标志商标逐步实现“面”广“量”大,产品涵盖粮食、水产、蔬菜、畜禽等六大类,相关产业也由散乱的“盆景”扩展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借助“互联网+”,开拓地标品牌市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发挥大数据、数字营销、智能投放在地标培育中的带动作用,着力延伸“线上线下”注册、运用、保护地理标志基准线,促进地标品牌与互联网的合作双赢。先后组织27家地理标志涉农行业协会和企业与淘宝特色中国淮安馆、苏宁易购进行招商对接,成功举办淮安首届地标特色农产品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牵手行动发布会。2018年,仅盱眙龙虾就实现网上销售1亿元。借助“法律+”,加强地标品牌保护。健全完善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商标保护体系,指导地理标志商标权利人规范管理和使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督促注册人履行管理责任,依法严厉查处违反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主动融入长三角和淮海经济区商标协作机制,开展打假维权行动。2018年帮助盱眙龙虾、淮安大米等维权,为企业挽回损失上百万元。
彰显地标富民成效不断擦亮“金字招牌”
在加快农产品地标培育的同时,淮安市始终坚持“培育一个地标,打响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发展思路,通过借助地标品牌效应,淮安很多特色农产品,如洪泽湖螃蟹、盱眙龙虾、淮安红椒等地标产品知名度明显提升,价格明显上升,品牌价值不断攀升,成为推动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经济跨越的“金字招牌”和强力引擎。去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公布的“最关注的地理标志商标十件事”中,淮安占了3件。淮安红椒推广“协会+合作社+农户+市场”产业化模式,其年产量超过30万吨,每斤售价比一般红椒要高0.5至1元,打响品牌后,一亩红椒每年能多挣3000多元,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主导产业。淮安大米打造好“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营销,创新提出“三链融合,六点统一”,吸纳龙头、电商企业组建淮安大米产业联盟,每年为稻农增收3亿多元。“盱眙龙虾”打响了品牌,形成“一虾先行,诸业并进”局面。最受益的是当地农民,每8个盱眙人中就有1人从事龙虾产业,全县龙虾养殖、贩运、烹饪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百姓五分之一收益来自于龙虾,造就本土百万身价“龙虾富翁”600多名、千万身价“龙虾巨富”30多名。同时,“盱眙龙虾”还带动餐饮、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超百亿元的产业规模,使“小龙虾”真正做出“大产业”。“一只虾”带动“一片稻”,现在盱眙龙虾又吃出连锁反应,黄金链又在延伸:全县“虾稻共生”种养面积13.5万亩,亩产生态稻谷400公斤,较常规“一麦一稻”净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农民年增加相关收入超过4亿元。涟水鸡糕、捆蹄带动农民就业6000余人。“淮安红椒”“淮阴黑猪”等一大批地标品牌也都成为百姓致富的“金字招牌”。
瞄准地标质效提升做实做优富农文章
淮安市将“放大地理标志商标质效”纳入市党代会工作报告,认真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三年计划、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规划设计农业商标品牌发展目标,加大地标奖补激励力度,为地标品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推动地标总量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田间地头、沟渠湖泊里的宝贵财富,不断培植增量,扩大地标品牌的覆盖面。今年重点做好盱眙龙虾香米、涟水草鸡等20余件已申报地标的后续跟踪工作。聚焦兴农富民、聚焦绿色发展、聚焦历史传承,推动地标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加速地标转化运用,加强地标知识产权保护,为地标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江苏地标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淮安应有的贡献。聚焦绿色环保,推动地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淮安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战略取向,努力在绿色上拓空间、生态上做文章,尤其注重发挥地理标志商标对于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作用,切实将地标品牌的生态效应无限扩大、无限延伸。通过大力实施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建立农业生产全过程标准体系,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着力培育一批绿色、无公害、有机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农产品。聚焦历史传承,推动地标与历史文化传承相融合。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蕴醇厚、文脉绵长,拥有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等极具特色的文化“金矿”。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西游记文化、红色文化、淮扬菜文化、戏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重点以名人、名景、名著、名镇、名菜等资源为依托发展区域公共品牌,进一步打响淮安城市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