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湖北大越调皮影戏、热闹的襄阳火炮、精巧的程河柳编、细腻的襄阳曹氏陶器烧制技艺……这些襄州人耳熟能详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处汉水中游,北与河南相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善良的襄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坐拥丰厚殷实的“家底”,襄州区积极开展普查、认定、申报等工作,2018年,襄州区申报了程河柳编、襄阳曹氏陶器烧制技艺两个省级非遗项目,以及程河柳编制作技艺传承人朱德安和襄阳曹氏陶器烧制技艺传承人曹宗金两名市级传承人,挖掘整理了襄阳大鼓部分资料,并新挖掘土漆制作技艺、襄阳渔鼓等14个非遗项目。
如果说挖掘和申报工作让非遗有了“名分”,那传承则让非遗有了“生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程中,襄州区运用形式多样的创新表现形式和平台,让非遗“活”了起来。“搞皮影戏至少牵涉三门学问,剧本创作涉及文学、人物雕刻涉及美术、演奏涉及音乐,三者完美融合在一起,才能上演一部精彩的皮影戏。”去年6月8日,“非遗校园行,时代新传承”活动在襄州七中举行。活动现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大越调皮影戏唯一传承人李有生,用皮影戏为学生们讲述了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并手把手教学生表演皮影戏,向他们介绍皮影的制作技巧。
这是襄州区扎实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普通一幕。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襄州区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走出了一条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通过在校园内开设非遗兴趣班、开展非遗课程等,使非遗知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让非遗重新融入人们生活,它才会拥有时代的张力和生命力。基于这一认识,襄州区坚持通过开展有效的活态传承,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和制度等措施,培养非遗传承人,推动“非遗+旅游”,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让非遗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以活动为载体,让非遗赚足眼球。在穿天节上,襄州区非遗项目湖北大越调皮影戏、襄阳曹氏陶器烧制技艺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在2018湖北(程河)第三届柳编文化节上,8万名游客纷至沓来,旅游商品销售约30万元,签订出口订单50万美元,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近5亿元;在荆楚非遗展上,襄州区的非遗展位热闹非凡;在尼泊尔非遗展会上,襄阳曹氏陶器烧制技艺得到了世人的瞩目;在广交会上,外国友人对程河柳编竖起大拇指;在中国农民春晚上,程河柳编大放异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襄州区充分利用宣传册、现场展示展演等形式,让市民集中感受特色非遗的风采;在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上,《司老爷查街》的演出场景,出现在央视新闻的画面中……
持续推动遗址保护,让古遗址再放光芒。在近日省政府官网发布的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库名单上,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咀遗址被列入省文化遗址公园。这座距今4300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古城址,再次得到大家瞩目。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襄州区就开始了对该遗址的保护。2015年10月,襄州区文物处联合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勘探和断面清理。2016年5月至6月,再次对城址东部的附属遗址进行发掘。襄州区持续加强遗址保护和利用,协助开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省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并配合组织实施保护展示工程、环境整治工程、标识导览系统工程以及展示馆(遗址博物馆)、配套服务设施等建设。
新时代传承人,让非遗有了新希望。骑在一根竹竿上,画着小胡子,拿着烟袋,不时和群众打招呼,在《司老爷查街》表演上,一个假小子饰演的司老爷非常讨喜。骑在竹竿上的姑娘,正是该项目82岁传承人郝文秀的“80后”孙女郝佩。从小耳濡目染,郝佩爱上了传统文化,也非常理解爷爷和表演队对非遗传承的期望,她主动学习“骑杠”“立杠”“腾杠”等动作,从爷爷手中接过了衣钵。
同样,湖北大越调皮影戏传承人李有生的“90后”外孙、襄阳曹氏陶器烧制技艺传承人曹宗金的儿子曹前飞、襄阳大头菜制作技艺传承人陈修改的儿子陈鹏、程河柳编制作技艺新秀朱德安……这些年轻人,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活力。
一系列的举措,为襄州非遗项目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襄州非遗走出了“深闺”,“活”了起来,绽放出新的光芒。
春风化雨勤润物,芬芳吐蕊香满园。伴随着春天的脚步,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这片文化沃土的滋养下得到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