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到2018年,“双11”已经走到了第10个年头。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在“双11”买的是什么东西吗?最多一次花了多少钱?近日,本报针对买家购物习惯、购物种类、购物体验等方面的变化做了一份调查,有近800人参与填写了调查问卷。调查显示:消费者发生了以下几种转变:“习惯在变,有人转战网店,也有人回归实体店”“种类在变,之前主要买衣服,现在电池都网购”“诉求不变,少些假冒伪劣,多些物美价廉”。(11月11日南国早报)
近年来,“双11购物节”的确引发了社会消费观念的巨大变化,除了媒体罗列的一些“变与不变”的现象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背后骄人的网购数据。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1日,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13.52亿件,同比增长25.12%;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4.16亿件,同比增长25.68%,再创历史新高。13.52亿件的快递物流订单,背后就是持续增长的“真金白银”,这些数据的出台,可以看成是中国网购和电商领域继续加快发展、成长壮大的见证。
然而,这一系列耀眼数据的背后,电商行业领域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首先,因为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各地终端配送站点依然相对缺乏,包裹“难保管”、取件“不方便”问题仍然困扰各大电商平台。在不少地方城市小区,一些快速柜因容积受限和收取程序太过复杂等原因,一直处于荒废状态,这一现象并非孤例。受地域交通限制,国内西北部地区电商发货配送能力远远不足。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其次,电商平台假冒伪劣现象依然多发,购物者“退货难”的问题依然没有根本解决。媒体调查显示,曾经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或是认为网购商品质量不如实体店的“剁手族”,加起来接近五成。可见电商平台和网购商品中“注水”的比例和程度。其三,表面上看起来极度红火的电商和“双11”,却因网络虚拟的属性,缺乏相关法律的直接监督和干预。就电商平台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迟迟未能厘清界定,还有长期遭到诟病的电商“偷漏税”问题,待明年1月1日“电商法”正式生效后才能明确或有望解决。专门性法律规范具体如何落实,效果如何,仍有待于今后长期观察。
这些问题和现象,或与电商属于新兴产业,管理者缺乏经验有关,有关电商的管理实践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毋庸置疑的是,上述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开始制约和影响电商领域的长远发展长期以来的“责任不明”和“维权难”问题,终归是泼向电商的“一盆脏水”,这些问题表面上是电商发展的“细枝末节”问题,实际上却是关系行业领域信誉和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的确带给了亿万消费者便捷与实惠,但仅仅建立在“耍卖点”“玩概念”基础上的电商不可能走得长久。因为,在某种条件和某个阶段,个别问题和个别不良现象有可能“放大化”并变成“决定性问题”。类似的因“细节”而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电商产业应充分吸取这些教训,更好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