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记者近期在四川、广东、宁夏、江西等地调研发现,农村成假货山寨食品的主要销售集散地,在小超市、小卖部、集市等地方,山寨食品泛滥。而不少农村孩子长期食用山寨食品。由于山寨食品在质量上难以有保障,已经成为危害村民健康的“隐形杀手”,整治农村山寨食品已经刻不容缓。
山寨食品侵入农村,媒体早有曝光。而这些山寨食品,其质量很难让人恭维。比如,媒体就曾报道过,核桃饮料没核桃,全都是用食品添加剂和香精勾兑而成,一瓶杏仁香精可以勾兑出8000罐饮料。姑且不提营养和味道,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能小觑。尤其是对于处在成长期的孩子们,这些山寨饮料更无异于潜伏在身边的“隐形杀手”。
山寨食品之所以能堂而皇之进入农村市场,一是成本低、利润高;二是监管触角鲜有触及,存在监管不力问题;三是偏远乡村农民鉴别识假能力有限;四是有些人明知道是山寨食品,但图便宜仍然购买。也正是多方面的包容乃至纵容,才造成今天山寨食品肆意横行,而消费者又习以为常的局面。
作为屡屡提及的一个话题,山寨食品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得到解决。从根本上讲,消弭山寨食品对农村市场的侵害,主要靠两个方面,其一,监管不缺位。唯有监管触及到农村每个角落,对出现的山寨等假冒伪劣产品依法给予惩治,才能不断挤压这些不法产品生存的空间。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利用好日常巡查、依法惩治、典型案件宣传等手段,形成严监管、重打击局面。
其二,增强农村居民消费意识。比如,面对山寨饮品,有的经营者仍然不知悔改,消费者也追捧。这表明,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消费意识以及维权意识都亟待提升。相关部门当以此为着力点,增强农村居民抵制山寨食品的主动性,并形成打击山寨食品的主力军。
同样,正品的“出手”也很重要。比如,农村市场中出现外观包装、图案设计上高度仿照、抄袭大品牌的“山寨”货:“茶π”变“果π”,“Coca Cola”变“Cole可乐”……被抄袭的品牌,不妨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同时做好相关知识的普及。这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也是净化农村消费市场,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有效举措。
总而言之,对于进入农村的山寨食品,绝不能掉以轻心。相关部门对媒体屡屡曝光的这一现象,理应重视起来。而且,有必要通过打击源头,让这些山寨品以及假冒伪劣产品逐渐失去滋生的空间。毕竟,任由这些“山寨”逍遥法外,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环境,更有可能成为老百姓身边的“隐形杀手”。(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