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半月谈》报道,木梳、披肩、帽子、手串成为多数景区的标配型“地方特产”,更有甚者,一块一模一样的丝帕,在杭州叫“杭绣”,去了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成了“蜀绣”,在河南又称“卞绣”……旅游纪念品以“同一张脸”出现在各地旅游景点,“同质化”“低端化”甚至“地摊化”成为它们的尴尬标签。(10月9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消费需求,而旅游纪念品作为承载文化的一种特殊商品,也成为游客必然的消费选择。但在旅游、购物、服务消费增量体质趋势明显的今天,旅游纪念品却没有跟上旅游市场繁荣的脚步,做工粗糙、价格虚高、毫无亮点,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广大公众的旅游感受。
之所以有“流水的景点,铁打的‘大众脸’”,究其原因,主要为我国景区的经济仍主要依靠门票带来的直接收益,不愿花时间精力开发旅游纪念品、丰富旅游产业链;其次有关部门对旅游纪念品版权保护不力、对盗版打击不够,导致原创旅游纪念品越来越少。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作为代表本土特色、承载当地文化的纪念品,其实并不乏文章可做。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系列创意十足的旅游文创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如“朕知道了”康熙皇帝朱批纸胶带、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酒瓶塞、“小乾隆”“朕知道了”小蛋糕均销售火热……这些文创产品是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拉近了游客与原本冰冷的历史文化的距离,释放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为景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告别旅游纪念品“大众脸”现象,旅游纪念品亟待改变提质。首先,景区当正视新形势下旅游业转型的挑战,认识到摆脱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的重要性。同时,政府当加大对旅游纪念品开发的政策扶持和版权的保护力度,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开发旅游纪念品的积极性,提升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让其成为景区独一无二的名片。文/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