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观最直接的感受是展会规模较之前扩大不少。并且,许多大学展出的技术都非常先进,感觉到国家科技创新和专利水平发展十分迅速。”在2018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展览区内,经济日报记者遇到了第二次前来参观的刘女士,她对来自高校的诸多专利赞不绝口。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为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的高端装备减重增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这种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极易损伤,且随机不可控,严重影响了构件服役性能,限制了应用的广泛性。“我们这次展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叠层材料高质高效加工工具与工艺’项目由贾振元教授团队完成。”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郝涛介绍,团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个系列制孔、铣削等加工工具,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质高效加工。该项目已在航天一院和商飞等航空航天企业推广应用,经济效益良好。
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000余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9项……这是大连理工大学交出的知识产权工作成绩单。“知识产权不是挂在墙上的大红花,我们通过技术开发、许可、转让、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加速其有效运用。”郝涛告诉记者,近5年来,学校累计签订四技合同3690项,金额达13.76亿元,一大批科技成果得到落地转化。
专利技术向产业化迈进,科研院所同样有需求。在洁净能源展区,一个类似石油化工厂的模型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乙醇是一项世界性挑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研发阶段。”延长中科(大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巍介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提出先将煤炭转化成合成气,再合成乙醇的工艺路线,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直接生产出无水乙醇。从2014年“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启动,到2017年产出合格产品,并成功实现两个月的平稳运行,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既是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化技术应用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生动体现。
企业在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时,往往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无法完成专利的有效转化——这就需要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充当“媒人”角色,牵线搭桥。
“你们这个平台都有什么功能啊?”作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国家队,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展区里,许多知识产权同行慕名而来。
“在我们平台可以进行专利信息搜索、知识产权交易以及交流创新想法。”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华智众创(北京)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立彪介绍,国家平台通过提供全链条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形成全国“一张网”、全要素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圈。广大权利人可通过质押融资、交易流转、收购托管,实施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使权利得以变现、物尽其用。
展会还以成果发布、项目路演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现场洽谈和交流交易。据初步统计,本届专交会达成专利与技术交易、专利产品销售、项目投资及合作意向金额150亿元。(李芃达)
(责编:龚霏菲、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