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如果专项行动能够催生出“洗稿”方面的官方整治个案,则会推动法律在“洗稿”方面的界定。
据报道,国家版权局、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剑网2018”专项行动,旨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此次专项行动自7月上旬开始,持续4个多月。尤其引人关注的是,专项行动首提整治自媒体“洗稿”行为。
在通气会上,几部门表示,将重点打击未经许可转载新闻作品的侵权行为和未经许可摘编整合、歪曲篡改新闻作品的侵权行为,坚决整治自媒体通过“洗稿”方式抄袭剽窃、篡改删减原创作品的侵权行为,着力规范搜索引擎、浏览器、应用商店、微博、微信等涉及的网络转载行为。
这无疑是有的放矢: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隔三差五就会曝出抄袭、“洗稿”等现象,许多所谓的大号也经常涉入其中。遗憾的是,虽然备受争议,但这颗毒瘤似乎难以剜除——即便有些人或机构在法律上已被明确认定为抄袭事实成立,微薄代价也不妨碍他们继续活跃在各大创作平台之上,通过“粉丝经济”收割。到头来,有些所谓的创作者因剽窃、“洗稿”而备受诟病、屡遭举报,却依然“活得很好”。
此前有媒体报道,有自媒体机构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洗稿”产业链、“爆款”制造团队。有第三方平台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内容侵权现象已经相当泛滥,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原创作者都曾经遭遇过抄袭、剽窃、“洗稿”。
抄袭、洗稿猖獗,背靠着法律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的现实。这对那些坚守版权底线的原创作者和机构难言公平,也形成了逆淘汰效应:这助长了“流量为王”不顾基本底线的创作环境,也恶化了公共空间的信息环境。
此次“剑网2018”专项行动,对准当前创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无疑是正本清源之举,也呼应了很多人的期待。在自媒体盛行、平台林立的背景下,这也来得颇为及时。
对许多坚守原创的创作者来说,他们也期望,四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能发挥出更加持久的效应,在增强公众版权意识的同时,也能在法律上进一步推动版权保护,包括降低维权成本,增加侵权成本,尤其是通过官方性质的整治个案,进一步在法律上界定清楚像“洗稿”这样的侵权行为。
按照现行著作权等相关法律,版权不保护思想和创意,而是保护思想的表达方式。但广受诟病的“洗稿”行为,钻的就是这个漏洞,以避开法律上的抄袭指控。正因如此,许多维权者在面对“洗稿”侵权时,选择主动放弃法律渠道维权,而通过自己曝光或对骂的方式“惩戒”侵权者。事实证明,这样的无奈之举很难奏效,甚至还会引发一些于己于人都不利的负面影响。
可以想象,如果专项行动能够催生出“洗稿”方面的官方整治个案,则会推动法律在“洗稿”方面的界定,最终让法律发挥出“定纷止争”的作用。
真正的内容繁荣,只能来自原创,真正的抄袭、“洗稿”不可能产生好作品。期望专项行动可以起到示范效应,并进一步转化成法律成果,推动网络时代的版权保护,让维权更易,让侵权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