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小学肄业的他笔耕不辍40年,有“童话大王”之称;创作作品达2000万字,连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富豪作家”;更因在版权保护方面的突出表现,被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反盗版形象大使”称号。
郑渊洁的创作之路为何如此精彩?“从事创作40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作家最好的理财就是维权。”5月27日,中国版权协会在京主办的“远集坊”第十一期讲坛上,郑渊洁回顾他的儿童文学创作及维权之路,感慨颇多。在他看来,如果作家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不能从自己的创作中获得回报,甚至陷入侵权纠纷,怎么能有创作热情?保护版权,激励原创,国家的文化实力才会越来越强大。多年的维权经历,也让他亲身感受到了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维权之路越走越通畅。
“到印刷机上抓盗版”
在创作上,郑渊洁剑走偏锋、独辟蹊径,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维权上,他同样走出了一条不寻常路。
1985年,郑渊洁创办了“只登一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童话大王》,每天写6000字,如今已经坚持33年,印数超过2亿册。“我一般在凌晨4点半到6点半写作,白天的时间用来维权,因为维权的项目太多了。”他笑称。
最初,郑渊洁单枪匹马去维权,往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曾多次无奈宣布罢笔,“因为我写的作品却不属于我。”后来,他发现维权越来越顺利,感受到版权保护环境在不断好转,特别是读者反盗版意识的提升,更增加了他维权的信心。“《童话大王》每期都刊登律师声明,常常会有遍布全国各地的读者就盗版盗印情况给我‘通风报信’,成了我安排在出版社、印刷厂的‘卧底’。”他回忆,几年前,他曾得到一个线索,称河北保定某印刷厂正在盗印他的作品,他立即前去抓盗版,希望“将盗版书按在印刷机上”,但并未成功抓到盗版者。
这次行动虽未成功,但“将盗版书按在印刷机上”成了郑渊洁的执念。他曾雇一些人到最有可能印盗版书的印刷厂应聘清洁工等,以获得可靠线索。一次,有个“卧底”传来消息,某印刷厂正在盗印《皮皮鲁总动员》,他立即就带上助理,两个人在凌晨一点钟赶到那家印刷厂。在那里,郑渊洁看到印刷机正在盗印他的书,要求工人停印,却遭武力围攻。情急之下,助理通过微博报案,十几分钟后,全副武装的警察赶到,将印刷厂包围。“当警察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深深体会到国家对版权保护的力度之大。我问我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创作?”回忆几年前的那一幕,郑渊洁仍感慨不已。
维权中,郑渊洁还发现,一些与他合作过的出版社隐瞒图书印数的情况也不少见,给他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曾有小读者向他举报瞒印的情况,他非常气愤,要求出版社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补偿。后来,在与其他出版社签订合同时,郑渊洁都会明确约定如瞒报印数将承担的赔偿责任,但瞒印仍防不胜防:“维权不仅针对盗版书商,作为出版社,更应该是维护版权的标兵,否则,行业该如何发展?”
“我的作品授权我做主”
在身体力行打盗版的同时,郑渊洁还深入研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市场动态,全面掌握自己作品的授权情况,厘清自己的版权资产。早些年的一次经历,让他并不看好国内的图书衍生开发。那是1988年,郑渊洁曾授权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舒克和贝塔》动画片,一年后,市场上就开始铺天盖地出现了《舒克和贝塔》的图书、连环画等产品,而他与该电影厂签订的授权合同里并没有衍生开发这一项。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演绎者所有,但是根据演绎作品再派生出其他形态的作品,仍然要获得原著作者的授权,原著作者有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和署名权。”郑渊洁表示,对未经他许可开发《舒克和贝塔》衍生产品的行为,他曾展开多次维权,但效果均不理想。这件事给了他一个教训,不再授权别人拍摄他的作品。而近几年,针对《舒克和贝塔》衍生品维权又出现转机,得到了多部门的支持,他打赢了诉讼官司,获赔25万元。这件事让郑渊洁备受鼓舞,又开始大规模进行作品影视改编授权,目前有六七部影视作品陆续开始拍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可以让原创作者越来越有自信和创作的激情,能极大地促进国家文化实力的形成。”郑渊洁说。
更让郑渊洁欣喜的是,今年2月,经过14年艰苦维权,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郑州皮皮鲁西餐厅”恶意抢注并已使用14年的“皮皮鲁”商标无效,此案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拿到裁定书的那一刻,郑渊洁热泪盈眶:“其实不是单单为自己,这件事情对其他作家而言也是利好的消息。”而据郑渊洁介绍,目前仍有191个童话形象的商标被抢注,他还将继续进行维权。
在对侵权盗版者进行维权的同时,郑渊洁也时时自省,整理自己的作品,不侵犯别人的权利。他指出,目前有些作家有重复出版的情况,同时授权多个出版社出版同一部作品,侵犯了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这对读者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这种现象,他呼吁国内所有的作家要严格自律,出版社也不应姑息,共同推进行业良性发展。
郑渊洁自称是一个不重视奖项的人,但200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首届版权创意金奖和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反盗版形象大使”证书,让他如获至宝,至今还摆放在家中。几十年坚持不懈维护版权,不仅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创造了财富,还让他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尊敬。(本报记者窦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