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通报1批次不合格食品 一企业生产的蛋糕纳他霉素超标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长乐西路食药监所 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 福建省食药监局:11批次药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福建省食药监局:21批医疗器械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菲律宾2019年上半年知识产权申请量有所增长 云南:文山消防重拳整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国办转发科技部文件: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 推动科技成果形成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 海南省抽查26批次电压力锅产品 不合格3批次 江西省食药监局:罐头、饮料等10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AI“换脸”诱发侵权风险 重庆市抽检:标识潼南区金红高粱酒坊生产的1批次白酒不合格 湖北:制售假冒伪劣疫情防控产品将从严查处 福建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生面等2批次粮食加工品不合格 河北石家庄市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广东省食药监局: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9省市被确定为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试点 美国专利商标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采取应对措施 撑好知识产权保护“司法盾牌” 河北建立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快速反应机制 外表是天使材质是魔鬼 别让盗版玩具伤害了你的孩子 河北省昌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抽检4批次不合格 影片类型、口碑等 是影响网络盗版的因素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用农产品51批次 不合格样品2批次 全国首家自贸区商标受理窗口落户光谷 欧盟知识产权局与国际中小企业网络签署合作协议 如何快速有效进行专利检索?业内人士来支招 凝聚创新前沿力量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网络新闻打假必须重拳出击 浙江省嵊州市抽检50批次肥料产品 不合格4批次 金凤成祥扣返厂糕点继续销售 只为不遭经理斥责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不合格情况 或可致癌 “曹雪芹邀请付费”,为了圈钱不顾“生死”? 苹果三星专利案后续:法院拒绝再开听证会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管局抽检89批次食品 1批次年糕不合格 纽约时报:阿里假货盛行,美国小企业主维权难 世界级“非遗”格萨尔藏戏《赛马称王》唱响北京助力冬奥 WIPO发布《世界知识产权报告》:中国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活跃 质检总局抽查:10批次单相电能表产品不合格 河南郑州市抽检373个批次油样 1个批次不合格 汽车零部件领域专利诉讼频发 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 食品打假 监管岂能靠媒体舆论推着走 广东省质监局抽查100批次电源适配器产品不合格15批次 2016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突破200万件 乌兹别克斯坦制定驰名商标认定标准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饼干、糕点等13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质检总局:116家净水器企业承诺确保消费品质量安全 无印良品输商标官司在中国只能叫MUJI?没那么夸张 “人工智能”侵权,谁担责 关于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公告 人工智能治理研究必须“超前于实践”

职业打假人消费者地位在沪获认可 支持惩罚性赔偿

3月12日,上海市一中院发布《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2017年该院审决消保纠纷案件116件,较去年增长91.16%。值得注意的是,在《白皮书》中,“职业打假人”的消费者地位和提起诉讼的权利获得认可。

消保纠纷案数量有所上升

市一中院介绍,从结案数看,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呈逐渐上升趋势。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市一中院以判决方式审结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二审案件202件(维持原判150件,占比74.26%;改判52件,占比25.74%),其中2015年25件,占比12.38%;2016年增加至61件,占比30.20%;2017年116件,占比57.42%,较上一年增长91.16%。虽然案件总体数量不大,但是三年来的整体增幅以及社会关注度仍保持高位。

其中,支持十倍惩罚性赔偿40件,占比19.80%,主要涉及食品领域,包括药品、保健品等;支持三倍惩罚性赔偿15件,占比7.43%,主要涉及幼儿奶粉、车辆、美容、家具家电、网约车服务等;部分支持惩罚性赔偿10件,占比4.95%,主要涉及食品、车辆等;不支持惩罚性赔偿137件,占比67.82%。

认可其消费者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指出,该院审判的消保纠纷案件中,诉讼主体呈现特定化,同一原告提起多起诉讼,结合相关案件信息可推断该类原告有“职业打假人”之嫌。据现有统计数据显示,其中倪某某26件,付某15件,张某某14件,阎某某11件。被诉经营者较为集中,连锁超市作为被告的有64件,占总数的31.68%。

对于“职业打假”这一行为,《白皮书》表示将予以规范,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在目前法律尚未作修改的情况下,市一中院认可“职业打假人”的消费者地位和提起诉讼的权利,但对于其提出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是否成立保持严格的事实和证据审查标准。在认可“职业打假人”净化市场功能的同时,也重视商家合法权益和正常经营秩序的保护。

市一中院副院长刘力指出,对于“职业打假人”的身份问题,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食品安全法》均没有明确规定,从保护市民的健康角度出发,最高法作出的司法解释是,“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理由而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于“职业打假”类案件,市一中院严格依照法律和事实,依法慎重处理。

支持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设立旨在让受害消费者得到赔偿,同时起到惩罚欺诈经营行为,并警告其他经营者的目的。若经营者的行为构成消费欺诈,那么依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应予以三倍惩罚性赔偿,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但惩罚性赔偿责任赔付标准具体如何认定,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仅赋予裁判单一赔偿计算标准,只要构成欺诈,应当是对整体商品负责,故应以商品整体价值为赔付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参考实际损失,实现利益平衡,如欺诈仅针对商品的某一部分,应以此部分价值为赔付标准。

在上海一中院审结的“汽车消费欺诈”案中,经营者未告知消费者超出PDI检测的车辆瑕疵维修,上海一中院认为,车辆瑕疵维修超出正常维护的范围,不符合一般消费者对“新车”的认知标准,经维修后的车辆部件和整体外观无法恢复至原装状态,经营者对此负有告知义务,因为这些信息对消费者选择权和真实意思产生直接影响,但经营者并未履行告知义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构成消费欺诈。因此该院判令经营者按照车辆价款的三倍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