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或将辗转收购黑莓专利 加快海外步伐 八旬老人发明沙漠造田机 愿捐专利造福沙漠地区 四川省德阳市食药监局抽检食用农产品75批次不合格1批次 立体商标显著性判断难题怎么解?专家称……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东营30余家企业获首件发明专利 《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4.7%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2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比荷卢知识产权局采取措施应对新冠肺炎 黑龙江省食药监局:9批次药品不合格 青海省食药监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国外代理机构负责人表示对中国知识产权有信心 河北石家庄市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药贩子广播电台叫卖假壮阳药 假药利润近40倍 广东省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5批次花生油不合格 江苏泰州法院设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联络点”护航老字号创新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为湖北专利商标申请提供网上服务 互诉对方输入法专利侵权 百度搜狗再次开撕 山东“日照绿茶”成功注册国际商标 广东省质监局抽查17种电商产品 两成实物质量不合格 大化工商查获价值近7万元假冒白酒 质检总局抽查电商产品:背提包近七成不合格 安徽滁州中院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110批次 不合格6批次 总局通告8批次食品不合格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抽检50批次手机12批次不合格 R星又要搞事情?Take Two再次续注“间谍”商标! 辽宁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了“保护伞” 福建省食药监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农业部:生产更多更好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 黑龙江省哈尔滨:知识产权执法“护航”行动实施 常德启动“知识产权进园区”活动 四川省成都市质监局:9批次消防产品质量不合格 有没有必要对一个维权者百般挑刺?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抖音”对“抖音方便面”说“No” 四川省德阳市在全省率先建立知识产权嵌入式执法机制 各路品牌为何逐鹿电竞产业? 巴西专利商标局旨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 山西太原: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上线 市民可方便查询 山东省青岛市食药监局:33批次餐饮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欧亚专利公约》的缔约国继续就法律细则展开探讨 湖北省十堰市市场监管局抽检31批次食品 2批次不合格 中日韩复审机构第三次专家组会议在京召开 国内漫画产业需注重版权维护 云南昆明上线百项举措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二审 回应热点问题 打击侵权保障注册商标战略成果显著 山东烟台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 湖南株洲经开区打造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样板

“职业打假败诉”警示牟利性打假不受司法保护

职业打假人带着公证员购买10箱茅台并封存,随即以假冒产品为由将销售者诉至法院,要求退赔购物款并10倍赔偿。法院审理后认为,购买者为职业打假人而非消费者,故驳回购买者10倍赔偿的诉求。购买者上诉后,二审法院认为,职业打假人以法院为工具,浪费司法资源,驳回其上诉维持原判。

(据《北京青年报》)

一场官司引来轩然大波。某“职业打假人败诉”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及舆论广泛关注,各方观点褒贬不一,但持支持态度者占上风。

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要求商家赔偿,结果败诉。不过,在普通大众看来,这样的司法判决没办法理解,司法俨然成了假货的庇护伞,是在纵容卖假货。因为按照普通大众的朴素法理知识理解,不管职业打假人购物是不是用来消费,既然是购物者,那么就是消费者。而且,假货是事实存在的,支持职业打假人的诉求,意味着商家制假售假的违法成本要提高,有利于遏制制假售假行为,进而保护更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最高法在2014年出台《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初衷所在。

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今天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打假败诉,法院的这一判决并不是在断糊涂案。各地法院相继判决职业打假人败诉,是参考了最高法最新意见的精神,代表了当下法院对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诉讼的态度。

诚然,近年来,法院接收到的知假买假诉讼案件激增,职业打假人将法院作为一种牟利工具,而不是为了惩治不良商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有少数职业打假人走上了敲诈勒索之路。正是在“职业打假”弊端逐渐显现的背景下,最高法办公厅在2017年5月19日发给相关部门的答复意见指出,一些职业打假行为“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我们不支持这种以恶惩恶,饮鸩止渴的治理模式。”将“适时借助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形式,逐步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去年8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也规定,“金融消费者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适用本条例”,该规定意味着“职业打假人”将不再受消法保护。

的确,职业打假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普通消费者的立法本意不符,更重要的是,这种以诉讼为手段、以法院为工具的行为,不仅造成司法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影响司法权威。同时,职业打假与社会所期待意义上惩治造假、售假也有不小的差别,大量案件着眼于商品标签标识、宣传用语、专利号问题之类的瑕疵,而非对老百姓意义更大的质量问题,甚至衍生出恶意打假、胁迫敲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其促进市场诚信的作用。

进一步而言,从打假和维护商业秩序的长效性来说,让恶意职业打假退场,恰恰是为了更好地构建长效机制,让法律和监管回归其应有的轨道。毕竟,打假不能再靠职业打假人近乎“暴力式”的方式,而要依靠法治潜移默化的力量,依靠消费者强而有力的维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净化商业秩序。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职业打假退场的同时,我们更需及时采取措施补强消费者权益。一方面,增强对消费者投诉维权的响应,让消费者的每一起投诉和维权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理应主动担负起职业打假人的角色,增强对商家和产品的常态化监督,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商家依法严惩,从而构筑起一道严密的“防火墙”。□廖海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