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跨境出口电商领域,追求品牌成了一个风向标。而能真正成为品牌的企业和产品还屈指可数。除了Anker,亚马逊在众多场合提到的出口品牌,还有一个从广州想走向全球的Bluedio蓝弦。
广州立伟电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在2009年创立了Bluedio。4年前从OEM转向跨境出口电商。其主要通过亚马逊、eBay、速卖通、Wish等平台将自身工厂打造的蓝牙耳机、音响等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
目前,其每个月都有5-6万个订单,月营收在200-250万美金左右,年营收大概为2000万美金。上线以来,蓝弦的整体业绩平均年增长3倍。
从体量上来看,立伟电子并非佼佼者,而要把Bluedio打造成品牌这件事,对于老板杨嘉伟来说,却是被形势所迫,这件需要烧钱而且费力的事情,他用了4年的时间,让商标成为品牌。而这其中,他又绕了多少弯路,碰到哪些困难,未来又将怎么做?
被迫去做“品牌”
从注册商标到拥有品牌,Bluedio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还在做OEM代工的时候,杨嘉伟就开始注册了商标,而有真正要去做品牌的意识还是在接触到电商之后,并且有被迫的感觉。
“因为有的时候是你不得不去做,不得不去改变的事情。”提到品牌,杨嘉伟坦言,虽然最初公司就注册了商标,但要做品牌还是因为代工厂的命运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只卖别人品牌的产品,做好了也不是自己的产品。
再者,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总有跟卖仿货的困扰。而平台本身也渐渐向品牌卖家倾斜,所以还是要有品牌作为基础。这是一个保障,不会给比人跟卖的机会。
“做好了Bluedio品牌备案之后,在亚马逊和速卖通平台上就少了跟卖被仿货的困扰。我们也可以给经销商授权,在某一个产品区别,再让他去卖。”杨嘉伟说道。
每年投入至少300万美金研发
虽然一直都在提出口产品要品牌化,各企业也都有各自的打法,但杨嘉伟认为,企业要想做好品牌,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无非需要两点:好产品+服务到位+营销推广。
据杨嘉伟介绍,立伟电子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是销售总额的10%-15%,即300万美金左右,这包括产品开发、人才以及设备的投入。目前,其研发团队有43人,成立了专业的声学工程实验室和研究团队,用于研发新的蓝牙及音响装置,拿下了40-50种注册专利。
除了注重研发,在供应链的质量把控上,立伟电子也抓得很严。在广州白云区,其工厂有650左右的工人,日生产5万件产品。在挑选供应商方面,会通过检测机构的标准来看企业资质,再者,看供应商自身的实力。并且要对供应商定期评估,出现太多问题就会换掉,再引进新的供应商。
此外,对于QC把控,立伟电子邀请了专门考察供应商的人员,建立了一套质量管理体系,从设计师、产品、工程师等链条都要过问要品质。而到了批量生产公司自身的实验室会运用设备来做产品试验,将产品放到某一环境下进行标准检测,从而排查质量问题。
消费者的反馈也成了他们研发设计的灵感和动力。因为电商带来的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评论都会反应出一些问题,从而来促进产品的改良。
不烧钱的打法
一个品牌从0到有,和从有到更好是两个概念。后者的前进阻力会更大,因为进步的空间要很努力才能显现,对此,Bluedio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投入的是研发和生产部门,也仅是对Bluedio产品从内在功能、外观设计、价格定位的调整和研发,还并未开发新品类。
杨嘉伟表示,立伟电子想尽量降低消费者的成本来打造品牌。这意味着,他们还并没有打算在烧钱打广告的营销上的投入太多。除了平台的站内的推广引流,做一些秀,“在营销上还没有大力去做,因为提高成本,最后还是嫁接给消费者,性价比就不划算了。”
不同于Anker已经有走向线下的布局,Bluedio还没有走线下的打算。虽然杨嘉伟表示线下也可能逐步去做,会选择在某些地方先行尝试,比如说偏僻但又有需求的国家,或者将购物作为休闲方式的欧美国家,都对品牌展示有帮助。
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
在用户体验方面,除了在各个国家都有海外仓,缩短物流时间外,Bluedio实现个性化定制也俘获了一批消费者。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现在很多的年轻消费者大多追求个性,希望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因而个性化定制成了种潮流。
Bluedio可实现在同价之外,满足消费者提供的需求。比如在某个角落刻上名字、小图案或者一句话,印到产品上,还可满足用户在音质和设置上的一些特殊需求。
打造柔性供应链,工厂是否能支撑得起?对此,杨嘉伟肯定回复,没有什么难度。
“因为其原本就有标准化产品,只是需要附加一些另外的小设备,调频机等来解决柔性需求,而这些都能在工厂自己来完成的,无需供应商,因而没有存在什么太大的难度。”
去年开始,Bluedio开始进军东南亚、俄罗斯以及中东市场。
未来,杨嘉伟对于立伟电子的设想是,将Bluedio打造成国内外在声弦方面比较知名的品牌,能把音频产品做得更好。对于这一目标,他表示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