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为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复合人才培养,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和恒冠知识产权集团决定开展紧密合作,携手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共育知识产权人才,为落实国家倡导的“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知识产权教育方略做出积极探索。日前,三方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三方经协商达成共识,决定在“合作完善学科建设、充实改进案例教学、完善改进实习与就业、组织业界交流研讨、合作开展专业培训、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合作加强知识产权智库建设和相关数据库建设”等七个方面开展合作,并将设立“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教育基金”,用于支持知识产权学科建设的项目开发与改进。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共有61所高校增设了知识产权本科 专业,29所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学院。然而,知识产权学科在各个高校中的地位却略显尴尬。我国知识产权学科定性不明,在学科设置上绝大多数都依附于法学专业,其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普遍侧重于法学,知识产权被狭隘化为知识产权法。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大量知识产权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真实需求。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相关学科建设,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中增设知识产权专业,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教育”。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薄弱,除了学科建设滞后,还体现在人才培养与实务需求衔接不畅,形成创新人才培养链条上的梗阻。为此,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还应在完善相关学科设置的同时,在教学环节积极对接产业需求、提升实务技能、探索创新产学研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精法律、善管理、通经济、懂科技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支撑和保障。
《专利代理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6——2025)中指出,要“加强专利实务人才培养,推动在高等院校理工类学科完善学科专业设置,鼓励将专利实务纳入课程体系,推动在专利代理机构中设立实践基地”。产学研三方携手共建知识产权学科的合作项目,正是顺应了知识产权国家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规划方向和市场需求取向等几个方面的背景和形势,为从基础上改变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不足和知识产权专业教育与市场运行实务脱节的现状应运而生的。
在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育方面,北京交大经管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和恒冠知识产权形成了广泛共识,同时也具有优势互补及合作共赢的坚实基础。北京交大经管学院在知识产权专业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独到优势,国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在相关政策领域、行业发展和管理运营方面有雄厚科研实力,恒冠知识产权集团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专业实务运作方面有丰富经验和广阔资源,三方携手合作,将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提供良好条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记者杜冰、通讯员王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