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亲子共读”盛行等因素使得童书出版成了国内出版业的亮点版块。但盗版行为的猖獗,却令出版机构遭受不小损失。日前,蒲公英童书馆、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与北京阅读季等机构携手向读者倡导并发出抵制盗版的倡议:尊重知识产权,坚持原创。就此,中新网记者先后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及专家,得知目前畅销童书已成了盗版重灾区,但出版机构却面临着维权难题。
一本盗版书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有业内人士匿名向记者透露,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印刷单位私自加印,卖给图书零售商;将原版图书重新录入、排版、印刷;扫描原版,直接进行印刷;把电子版用文字识别软件“读”出文字,重新排版进行印刷。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上述盗版情况,并表示,浙少社的三大系列童书《查理九世》、《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确实全部遭遇盗版,“出版社、作家、读者都是受害者”。
“畅销童书现在成了盗版重灾区,你在盗版书摊上基本就可以判断,现在哪些书流行了。”周丹有些无奈地说,此外,盗版书们还有跟风抄袭、改编正版等一系列方式,防不胜防。
盗版童书的危害显而易见,且不说粗制滥造导致内容偏差,盗版书商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不合格的纸张、油墨和胶水等,长期阅读此类书籍,还会影响健康,盗版行为也给各大出版机构带来了严重的利润和名誉损失。但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面对此类现象,出版机构却面临着维权难的问题:取证、投诉难,即便官司打赢了,获得的赔偿也很少。
而随着相关部门打击盗版力度增加,某些卖盗版书的店铺“反侦察”能力也在增强。据媒体报道,现在卖盗版书的网络书店非常警惕,出版社要想取证很难:别说开发票,就连手写的收据都不给开;如果坚持开发票,他们就不卖。
“以前是盗版书丢字、漏字,印刷粗糙的问题,比较容易分辨,现在盗版技术也进步,出现了‘高仿版’盗版书,得专业人士才能分辨出来,更别说读者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抱怨道。
针对上述现象,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遏制盗版行为,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那些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和相关标准的出版物也应及时召回、销毁。
“行业协会应该建立行业自律规则。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则,就要采取相应惩罚措施,比如建议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罚等等,对侵权盗版行为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张洪波说。
同时,他还介绍,每年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开展的“剑网行动”实际就是针对网络侵权盗版的专项治理行动,广大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图书的时候,发现侵权盗版行为也应及时举报。
“买童书的时候,家长们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辨别盗版书的办法,首先就是看定价,太低的不可能是正版。”亲子阅读专栏作家李峥嵘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也可以看印刷色泽,正规出版物颜色会比较柔和。
李峥嵘说,正版童书使用大豆油调墨,所以闻起来不会有太刺鼻的味道,但盗版图书就不同了,为了省钱,使用的油墨很低劣,重金属超标有害健康,“选童书要学会闻气味”。
“家长也别忘了去看版权页,正版书都有引进号码。如果习惯网购,买书也要找出版社直营店或者资质好的网店。”李峥嵘说,大家都擦亮眼睛,盗版书就无处遁形。(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