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卖出一件假货,电商平台会为此损失多少?一份研究表明,消费者买到一件假货后,其在平台的消费将下降近4倍。正因不想为售假者“背锅”,所以阿里巴巴此前曾多次将售假店铺告上法庭。
记者今天获悉,日前,阿里又将销售假五粮液酒的90后售假商家许某某及其合伙人诉至法庭,索赔10万元并要求公开致歉。5月9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并定于6月22日开庭审理。
2009年,家住上海的90后许某某注册了一家淘宝店销售高端白酒。为牟取暴利,2015年许某某与人合伙开始在平台上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
2015年5月初,通过大数据模型排查,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发现许某某有售假嫌疑,并将线索推送给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5月14日,五粮液集团通过购买鉴定确认许某某所卖“52度五粮液水晶装”白酒为假货,之后许某某的店铺被淘宝网清退。
2015年9月,五粮液集团将许某某诉至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要求其赔偿各项经济损失10万元。最终法院判决认为许某某存在知假售假等侵权行为,判决赔偿原告7万元。
阿里在诉状中称,许某某注册淘宝店时签署的《淘宝服务协议》中明确规定,不得在淘宝平台上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的商品,由此给平台造成的所有损失应当赔偿。此外,许某某等人的售假行给淘宝网声誉造成了极其恶劣影响,必须就此公开道歉。
今年年初,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市场学助理教授张凯夫用来自60.3万名淘宝消费者、纵跨5个月的购买数据做了一个计量经济学分析后得出结论:购买到一个1000元的假货或劣质商品,会导致在之后的12周内,一个消费者在淘宝平台上的消费下降3570元。
“和对照消费者相比,一旦一个消费者购买到假货,会直接降低他对整个淘宝平台的信任度,从而进一步导致他购物活跃度的下降,这就是平台最直接的损失。”张凯夫说。
由于数据的限制,这一研究仅仅计算了消费者购物的减少量,并没有计入消费者之间口碑传播给平台商誉造成的影响,也不能涵盖“劣币驱逐良币”的长期效应。
所以从长期来看,电商购物平台因卖家售假而蒙受的损失只会多,不会少。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巴巴此次选择以“违背平台不得售假约定,侵犯平台商誉”为由起诉售假者许某某。
为穷尽一切手段继续追杀假货分子,这并不是阿里第一次拿起法律武器。今年1月,阿里已对平台上一销售假冒“施华洛世奇”饰品商家发起诉讼,索赔140万元,此案也是国内首例电商平台起诉售假店主案。4月25日,阿里起诉出售假“皇家猫粮”商家一案在上海市奉贤区法院公开审理,阿里向售假商家索赔267万,这也是国内首例开审的平台打假案。
“假货不仅是阿里之痛,也是社会之痛,作为假货受害者,我们必须让假货分子付出应有的代价。”针对第三次起诉售假商家案,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表示,目前平台已整理出十多家在平台上有售假行为的商家证据,今后还将陆续发起民事诉讼,追杀假货分子。
责任编辑:杨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