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重点话题,而为了确保吃得放心,越来越多的人不惜花更高的价钱购买相比之下似乎更“安全”的进口食品。然而近年来,出现质量问题的进口食品数量呈上升趋势,“进口食品”的标签不再是那样光鲜亮丽,“洋包装”之下也可能埋藏着食品安全隐患。
澳大利亚蛋白粉、印尼天然燕窝、比利时巧克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的盛行,让每一个人与世界,都是联通的。哪怕是地球上另一个角落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也总是可以找到购买的途径,这就是现代社会的便利。而据WTO的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就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这样的现实,并不意外,第一,中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旺盛;第二,不否认一些人存在崇洋媚外的情结。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国人钟爱于“进口食品”,也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这还是对国产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的一种无声抗议。不过,国产食品的安全问题存在隐患,那么进口食品就一定安全吗?未必!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发布的《“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2011至2015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不合格食品12828批、6.8万吨、价值1.5亿美元,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这样的现实,令人心痛。
是的,因为国产食品引发了一些危机,然后给一些“进口食品”可乘之机。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的“进口食品”,一般来说,问题不大。但问题是,“互联网+”时代能带来一定的便利,也能带来一些隐患。比如,一些人就瞄准了“进口食品”背后存在的巨大利润,然后各种钻制度的空子、监管的空子,只为赚得盆满钵满,至于食品是不是符合标准的,是不是安全的?则不得而知。此外,一些“进口食品”也因为各国标准的差异,同样存在安全隐患,让人防不胜防。
事实上,无论是“进口食品”也好,国产食品也罢,其实没有必要过分地去区分它们。对消费者来说,不管你是“进口食品”还是国产食品,都只有一个要求,也只有一个规范,那就是安全的,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这就够了。这就是说,无论是“进口食品”还是国产食品的不安全,归根到底,都是监管的乏力与不作为。对于问题食品,不能依靠消费者当福尔摩斯,而必须依靠监管部门当“守护神”。
在相关部门做好底线的监管工作之外,还应及时普及常识:“进口食品”从来都不等于安全食品。若是一些人过于盲从与盲目,便很可能吃亏。对待“进口食品”,还是应与对待国产食品一样,保持必要的警惕性与鉴别性,唯此,才能避免成为不安全食品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