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知名食品、饮料都有“被山寨”的命运。虽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针对山寨食品的查处行动已达百余次,但这些产品在偏远或农村地区仍有不小的市场。对此,新华社记者王自宸怎么看,一起来听。
新华社记者王自宸:好的,主持人。“狗歪歪”冒充“爽歪歪”,“康帅傅”冒充“康师傅,”“粤利粤”冒充“奥利奥”,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大量“山寨食品”却依然在农村地区招摇过市。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谁来守护农民的舌尖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记者了解到,假冒伪劣的“山寨食品”大多存在生产环境恶劣、卫生状况不达标,使用有毒有害包装物等行为,食用后势必会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山寨食品”俨然已成为危及广大农民生命健康的一颗定时炸弹。仔细分析,“山寨食品”之所以能够涌入农村并打开市场原因众多。一方面,造假企业生产的“山寨食品”成本低、利润高,自然敢于铤而走险,促使侵权的事件频频发生。另一方面,“山寨食品”价格往往比正品便宜很多,而农村消费者鉴别识假能力有限,就给企业制假造假留下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地区存在监管部门监管力量薄弱,体制机制不完善,消费者维权网络不健全等问题。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农村市场成为假冒伪劣集散地,甚至成为监管的“空白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各级政府理应重视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查处一起、整治一起、警示一批,对制假造假销假施以重刑;其次,还应加强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宣传,帮助群众认识“山寨食品”的危害,通过增强维权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打击“山寨食品”的行动中来;此外,要大力构建完整顺畅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打通商品从城市厂家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便于正牌商品能够进入群众家中。只有多方合力,才能使“山寨食品”失去生存的土壤,让广大农民的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不让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假冒伪劣商品横行的法外之地。